上三峽①
【題解】
安史之亂爆發后,永王李璘以平定叛亂為號召出師,李白出于報國立功的良好愿望加入永王幕僚。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唐肅宗李亨和永王李璘發生奪權內訌,李璘失敗后李白因此獲罪,被流放夜郎。他從九江逆流而上,近一年才到達宜昌,于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到達三峽時,寫下此詩。
當時三峽是長江最為險峻、最難行船的一段,因而行程更慢,而送行的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回南昌了,因此詩人倍感孤獨,情緒更壞。但此詩中語言氣象雄偉,意境開闊,顯示了詩人不同尋常的豪邁氣概。
【原文】
巫山夾青天②,巴水流若茲③。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④,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注釋】
①三峽:指長江之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②巫山:在今重慶巫山縣南,山勢高峻,景色秀美,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③巴水:指長江三峽的流水。重慶東面長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傳說巴子國由此得名。古渝、涪、忠、萬等州均屬巴國地,故此段長江常稱巴水。
④黃牛:指黃牛山,又稱黃牛峽,在今湖北宜昌西北。
【譯文】
高聳陡峭的巫山把蔚藍的青天緊緊夾住,只剩下窄窄的一條。巴水由此穿過,翻滾洶涌的波流如沸騰的金湯。
這峽谷中奔涌的巴水也許忽然之間就能到了盡頭,可青天依然夾在上面,永遠都沒有能夠抵達的時候。
看那波濤翻滾的黃牛峽,連續三天都是早上就溯江而上,到了晚上才停下來休息,可是仍然行程遲緩,遙不可及。
就這樣,三天三夜也出不了黃牛峽,不覺得愁上心頭,兩鬢青絲已經變成了絲絲白發。
上一篇:李白《鸚鵡洲》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上李邕》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