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①
【題解】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代的作品。李邕在唐玄宗開元七年(719年)至九年(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慶市)刺史。李白謁見李邕時,不拘俗禮,談論間放言高論,使李邕不悅。史稱李邕“頗自矜”(《舊唐書·李邕傳》),李邕為人自負好名,對年輕后進態度頗為矜持。李白對此很不滿,于是臨別時寫了這首態度頗不客氣的詩,以示回敬。
此詩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畫與頌揚,表達了李白的凌云壯志和強烈的用世之心,對李邕瞧不起年輕人的態度給予抨擊,表現了李白勇于追求和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精神。
【原文】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②,猶能簸卻滄溟水③。
時人見我恒殊調④,聞余大言皆冷笑⑤。
宣父猶能畏后生⑥,丈夫未可輕年少⑦。
【注釋】
①上:呈上。李邕(678-747):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江都縣)人,唐代書法家、文學家。
②假令:假使,即使。
③簸卻:激起。滄溟:大海。
④恒:常常。殊調:不同流俗的言行。
⑤余:我。大言:言談自命不凡。
⑥宣父:孔子,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詔尊孔子為宣父。見《新唐書·禮樂志》。宋本“宣父”作“宣公”。
⑦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稱,此指李邕。
【譯文】
志在云天的大鵬總有一天會展翅從風而起,憑借風力直上九萬里之高。即使在風停歇時不得不俯身飛下來,其力量之大,也能將滄海之水高高激起。
現在總是有人見我常常說些不同流俗的論調兒,聽了我的豪言壯語都嘲笑我自命不凡。連孔圣人都能謙遜地說“后生可畏”呢,你堂堂大丈夫可不能輕視年輕人啊!
上一篇:李白《上三峽》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南流夜郎寄內》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