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者的夜歌
〔德國〕歌德
一切的山之頂
沉靜,
一切的樹梢
全不見
些兒風影;
小鳥兒們在林中無聲。
少時頃,你快,
快也安靜。
(郭沫若譯,選自《世界名詩鑒賞辭典》)
【賞析】
約翰·沃爾夫岡·封·歌德,德國偉大的詩人、劇作家和思想家。歌德青年時期是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的發起者。后半生,他與席勒共同領導了德國文學史上鼎盛期的“古典文學”運動。
《漫游者的夜歌》,作于1780年9月6日夜。那時的歌德登上了伊爾美瑙的吉息爾汗山,然后留宿在峰頂的一所小木屋中。夜晚,歌德在這小木屋的板壁上題寫了這首短詩。這首小詩曾被許多著名的音樂家譜曲,流傳甚廣。
歌德寫作這首小詩時,正處于他從一個旨在反對封建專制、要求民族發展與個性解放的狂飆突進代表作家,向對古典藝術靜思默想的古典文學作家的轉變時期,也正值他在魏瑪公國擔任部長及樞密顧問官的初期。歌德努力實現他的啟蒙主義理想,作了一系列不利于封建制度的重要改革,遭到公爵們的強烈反對。歌德感到巨大的內心矛盾和痛苦。在這萬籟俱靜的深夜,在這遠離塵囂的峰頂,歌德獲得了少有的放松和寧靜。詩的前六行,都是純客觀的描述,自然簡潔,平靜安詳;詩的后兩行,除了純自然的描寫外,已多了詩人自己發自胸臆的感嘆。默誦之下,我們已能感覺到詩人蘊藏在心的火一般的激情。
這首小詩簡潔明快,意味雋永,如同“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它歷盡滄桑、超然物外的情懷容易引起人的共鳴,這是它得以流傳的主要原因。
(蔣維揚)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德國〕歌德《大海的寂靜》詩詞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