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芃如[1]兄
今古文章海內外,賃舂[2]居處市洋華。
生逢白雉少重譯,[3]死向梵天作散花。
遺恨未參金字塔,雄篇曾寄[4]《外交家》。
香江有淚成紅雨,壯志英年足嘆嗟。
注釋
[1]劉芃如:筆名洪膺,成都人。四川大學畢業后留校,任助教、講師。留學英國里茲、倫敦大學,專攻英國文學。1949年到香港后任《大公報》《新晚報》翻譯、編輯、外事記者、課主任、香港新華分社主辦的英文雜志《東方地平線》總編輯。1962年6月中旬(高旅《哭芃如》詩記:“芃如兄7月19日因公飛開羅,途中失事殉難”。)應(阿聯)邀去埃及,在泰國曼谷附近飛機失事,遇難。著作有《書·畫·人物》《世界電影史話》《卓別林外傳》《新雨集》(與葉靈鳳合作);翻譯有《剃刀邊緣》《外交家》《沉靜的美國人》《嫣然一笑》《苦味的米》。
[2]賃舂:受雇為人舂米。《后漢書·梁鴻傳》:“居廡下,為人賃舂。”
[3]生逢白雉少重譯:重譯獻雉,語出《后漢書.南蠻傳》:“周公居攝六年,制禮作樂,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
[4]寄:古代翻譯東方語言的官。《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東方曰寄……北方曰譯。”
上一篇:聶紺弩《挽云彬》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聶紺弩《挽包于軌》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