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東山二首①
【題解】
此詩作于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待詔翰林之時。唐玄宗親自下詔召李白入宮,原以為皇上的禮賢下士能夠給予李白施展報國之志的平臺,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李白并沒有得到曾隱居東山的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那樣的際遇,空有謝安的吟嘯自若、建立殊勛的才能,反而因為自己的正直與傲慢,時常受到奸佞權貴的忌恨與打壓,在極度憤懣之時,寫下此詩。
李白向往的東山之隱,與謝安式的從政是相結合的。在陶醉自然、吟詠嘯歌之際,并不忘情于政治;而當他身居朝廷的時候,又長懷東山之念,保持淡泊的襟懷,同時也表達了作者感嘆光陰流逝、壯志未酬而生歸隱之情的感慨。
【原文】
其一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其二
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
欲報東山客②,開關掃白云。
【注釋】
①東山:位于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西南。據《上虞縣志》記載,東晉名士謝安41歲之前長期隱居此山。東晉升平四年(360年),謝安離開東山從政,成為著名政治家,成語“東山再起”即出于此。東山上建有白云、明月二堂。
②東山客:隱者,此處指謝安。
【譯文】
其一
我已經很久沒有回到東山了,不知道我曾經種在山坡的薔薇,又經歷了幾次花開花落?
環繞白云堂上空的白云是不是仍然悠閑地自聚自散?高懸當空那明亮的月光,現今也不知會灑落到誰家的庭院?
其二
我現在就像當年謝安一樣別離東山,攜挽著歌女舞妓,就此仰天長嘯一聲,遠離俗世之人,大展雄才。
然而此時,我只想告訴深居東山的隱士,請為我打開蓬門,掃去那三徑上的白云,待我歸去,相與謝公詠歌縱酒。
上一篇:李白《庭前晚開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憶秦娥·簫聲咽》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