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樽前擬把歸期說①
【原文】
樽前擬把歸期說②,未語春容先慘咽③。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④,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⑤,始共春風容易別。
【注釋】
①玉樓春:詞牌名。又稱木蘭花、春曉曲、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②樽(zūn)前:指在餞行的酒席宴前。樽:古代的盛酒器具。一作“尊”。擬:打算。
③春容:如春風嫵媚的顏容。此指分離的佳人。咽(yè):哽咽,低聲哭泣。
④離歌:指餞別宴上所唱的送別曲。翻新闋(què):指按舊曲填新詞。
⑤洛城花:洛陽盛產牡丹,故泛指洛陽的牡丹花。歐陽修作有《洛陽牡丹記》。
【譯文】
在餞行的酒席宴前本打算把歸期說定,還沒等張口說出來,就見你先我低下青春嫵媚的容顏,凄哀地哽咽起來。人生自古就有深情在,而情到深處便是癡絕,但這凄凄別恨與清風、明月無關。
送別曲暫且不用翻唱新填寫的歌詞,即使是清歌一曲,也足足使人愁腸寸斷。此刻只需你與我始終相攜同游,看遍洛陽城的牡丹花,這樣才容易與歸去的春風作別。
【賞析】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春三月,歐陽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期已滿,離別洛陽時作《玉樓春》詞多首,這一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這是一首詠嘆離別的詞作,于傷別中蘊含著深刻的依依惜別之情。上闋從宴前傷別,芳容慘咽,繼而轉入離情癡絕。“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是對眼前癡情人的一種肯定。下闋再由情癡重新返回到樽前話別情的場面描寫。其中“離歌一曲,愁腸寸結”,巧妙地將離別的極度憂傷于結尾處揚起。“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暗寓了只有飽嘗愛戀的歡娛,分別才沒有遺憾,正如一同看盡洛陽牡丹,才容易送別春風歸去一樣。至此,作者將人生別離的深情癡絕蕩漾而出。
此詞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愛賞,以及對人世無常的感嘆,豪放之中又隱含了沉重的悲慨,將深重的離別哀傷與春歸的惆悵,表現得淋漓盡致。
上一篇: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