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庭前甘菊花
【題解】
此詩題一作“嘆檐前甘菊花”。當是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重陽節,杜甫居長安下杜城時,看到庭前遲開的甘菊花,不禁聯想到自己的身世,有感而作。
詩中描繪了看到庭前甘菊花開卻沒趕上重陽佳節,嘆息甘菊生不逢時,對甘菊花的遭遇表達了惋惜與同情,借以表達了自己因遭人饞毀而沒能為國家平定叛亂盡力的憤慨;同時借甘菊喻君子,眾芳喻小人。流暢之中巧妙地使菊花的文化寓意與詩人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菊花的頑強執著精神與詩人永不磨滅的意志交相輝映,而菊花的意蘊也正是詩人敢于面對現實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寫照。
【原文】
庭前甘菊移時晚①,青蕊重陽不堪摘②。
明日蕭條醉盡醒③,殘花爛熳④開何益?
籬邊野外多眾芳⑤,采擷細瑣升中堂⑥。
念茲⑦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注釋】
①甘菊:又名真菊,家菊,花黃,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羹食。移時晚:謂移植已晚矣,故花開遲。
②蕊(ruǐ):花蕊,花心。重陽: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堪:能。
③蕭條:寂寥。醉盡醒:都已經在菊花酒的沉醉中醒來。古人喜歡釀菊花酒,此指因為開花晚沒趕上被釀成菊花酒。
④爛熳(màn):同“爛漫”。
⑤眾芳:泛指野花。
⑥采擷(xié):摘取。升中堂:花得以登廟堂之上,而甘菊反失其時。中堂:詩中代指高位。
⑦茲:現在,如今。
【譯文】
庭前的甘菊花也許是我移栽得有些晚了,所以,已經到了重陽賞菊的時節,可它們的花蕊還是青青的沒有綻開,自然也就不能摘下來了。
甘菊啊甘菊,你竟如此不知應時花開,一副別人皆醉你獨醒的樣子,如果你等到明天秋景蕭瑟,人們已從菊花酒醉中醒來,你再開出殘秋之花,即便開得再怎么燦爛又有什么用呢?
你再看看那籬笆邊、野地之上,各種各樣的野花競相開放,扭捏作態比試芬芳,人們卻將這些細碎瑣屑的野花采來,擺在中堂之上觀賞。
可憐你日夜經風歷雨拼命生長,如今卻空長了大而繁茂的枝葉,只因扎根太晚,錯失了安身立命的最佳時機,終沒能為之所用,那么你注定要被寒風糾纏,被秋霜摧殘。
上一篇:杜甫《為農》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