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堅持辯證法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扎實開展反腐敗斗爭,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新時期我們黨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新高度,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定不移轉變作風,堅定不移反對腐敗,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
一 聚集“四風”問題,抓住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的主要矛盾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到人心向背,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面對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習近平對黨的作風領域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概括。黨內作風問題表現多樣、成因復雜,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解決問題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作風問題的集中表現,要作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來解決。在形式主義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實效,文山會海、花拳繡腿,貪圖虛名、弄虛作假;在官僚主義方面,主要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現實,唯我獨尊、自我膨脹;在享樂主義方面,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進取,追名逐利、貪圖享受,講究排場、玩風盛行;在奢靡之風方面,主要是鋪張浪費、揮霍無度,大興土木、節慶泛濫,生活奢華、驕奢淫逸。習近平提出,“四風”是違背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作風問題的嚴重程度,已經到了非抓不可的時候了,不抓不行了。抓和不抓大不一樣,小抓大抓也不一樣,只有動真格打硬仗,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才能掃除頑瘴痼疾,取得人民滿意的實效。
針對“四風”問題,習近平提出要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反對形式主義,要著重解決工作不實的問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改進學風文風會風,改進工作作風,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擔當,敢于堅持原則,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反對官僚主義,要著重解決在人民群眾利益上不維護、不作為的問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堅持民主集中制,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接受群眾監督,堅決整治消極應付、推諉扯皮、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反對享樂主義,要著重克服及時行樂思想和特權現象,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記“兩個務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反對奢靡之風,要著重狠剎揮霍享樂和驕奢淫逸的不良風氣,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守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做到艱苦樸素、精打細算,勤儉辦一切事情。解決“四風”問題,要從實際出發,抓住主要矛盾,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么問題,找準靶子,有的放矢,務求實效。
習近平指出,解決“四風”問題,要標本兼治,既治標又治本。治標,就是要著力針對面上“四風”問題的各種表現,該糾正的糾正,該禁止的禁止。治本,就是要查找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從理想信念、工作程序、體制機制等方面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風。解決“四風”問題還要注重建立長效機制。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必須經常抓、長期抓。抓常,就是要經常抓、見常態。作風建設,重在經常,必須常常抓。風氣養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風建設貴在常抓不懈,時刻擺上位置、有機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風。抓細,就是要深入抓、見實招。作風建設,重在抓細節,必須環環抓。老百姓看作風建設,主要不是看開了多少會、講了多少話、發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決了什么問題。抓長,就是要持久抓、見長效。作風建設,重在持久,必須反復抓。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抓好作風建設非一日之功。作風問題往往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來,存在一個很難走出來的怪圈。作風問題必須抓長、長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長久為功,要從體制機制層面進一步破題,為作風建設形成長效化保障。抓作風問題要積小勝為大勝,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通過抓黨風政風帶社風民風,努力營造廉潔從政的政治生態。我們既要立足當前,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建立健全促進黨員、干部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
二 在開展反腐敗斗爭中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反腐倡廉建設一直是我們黨開展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1926年8月,中共中央擴大會議發出通告指出,對腐化分子混入黨內的現象必須高度警惕,“應該很堅決的清洗這些不良分子,和這些不良傾向奮斗,才能堅固我們的營壘,才能樹立黨在群眾中的威望”。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務必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要在糖彈面前打敗仗。改革開放30多年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重要任務來抓,旗幟鮮明,措施有力,成效明顯,為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發揮了重大作用,為我們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證。可以說,如果我們黨不是一以貫之地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堅決反對腐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也不可能得到鞏固。
新的歷史時期,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正視腐敗問題。習近平指出,腐敗是社會毒瘤,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腐敗問題對我們黨的傷害最大,嚴懲腐敗分子是黨心民心所向,黨內決不允許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這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必然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一些重大違紀違法案件影響惡劣,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人民群眾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必須加大懲治腐敗力度,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習近平指出,要牢記“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的道理,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維護人民合法權益,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就是要堅持抓大不放小,抓小不放大,同步推進,同時著力。貪官不論大小,都是黨和國家的蛀蟲,危害社會和諧健康。保持黨的純潔性,既要打擊位高權重、膽大包天的大“老虎”,又要打擊有權就濫用的小“蒼蠅”。在貪污腐敗問題上,要零容忍,沒有大小人物的區別,不管級別有多高,誰觸犯法律都要問責,都要處理。只有嚴肅查處腐敗,刮骨療毒,才能使我們的黨更加強大。使黨的肌體更加健康。從近30年來省部級高官被查處的密度和速度來看,十八大至今,“落馬”的省部級官員數量之多、頻率之高,充分說明了新一屆中央領導層的反腐敗力度。這些高級領導干部的“落馬”,再次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我們黨嚴肅查處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嚴重違紀問題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向全黨全社會表明,我們所說的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任務,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習近平指出,要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馬上治,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反腐倡廉要有憂患意識,保持高壓態勢,做到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不定指標、上不封頂,凡腐必反、除惡務盡。他指出,在反腐敗問題上,社會上有一些不同認識。有的人認為反腐敗是刮一陣風,搞一段時間就會過去,現在打槍,暫且低頭;有的人認為反腐敗查下去會打擊面過大,影響經濟發展,導致消費需求萎縮,甚至把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與反腐敗力度加大扯在一起;有的人認為反腐敗會讓干部變得縮手縮腳、明哲保身,不愿意干事了,等等。這些認識都是不正確的。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關鍵就在“常”、“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我們要堅定決心,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還要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習近平指出,在我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都高度重視道德建設特別是為政者的道德建設。中國歷史上形成和留下了大量這方面的思想遺產,雖然這里面有封建社會的糟粕,但很多觀點至今仍然富有啟發意義。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之成為新形勢下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還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規范人們的行為,規范社會秩序,不僅要確立與之相適應的法律體系,而且要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儒法并用,是我國歷史上常用的社會治理方式,只有思想教育手段和法制手段并用才能相得益彰。這是因為,法是他律,德是自律,自律和他律結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上一篇:關于意識形態領導權、話語權的辯證思維
下一篇:強國夢與強軍夢的辯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