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世爵制度
軍功民爵,是為酬勞功臣勛舊,推恩外戚,褒獎陣亡。主要用于封功臣及外戚,宗室皇親另有制度。
努爾哈赤時,列有總兵、副將、參將等五等,皇太極天聰八年,加上公爵,更設一、二、三等昂邦章京、梅勒章京、扎蘭章京、牛錄章京。
順治元年,加上公、侯、伯,并且正式更定昂邦章京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為阿思尼哈番,扎蘭章京為阿達哈哈番,牛錄章京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增加拖沙喇哈番。
乾隆元年,比照漢稱,更定精奇尼哈番為子爵,阿思尼哈番為男爵,阿達哈哈番為輕車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為騎都尉,拖沙喇哈番為云騎尉。乾隆十六年,定制世襲七品為恩騎尉,這樣,正式確立了清代的世爵制度,分為九級二十七等,它們是:
公爵,分為一到三等,超品。
侯爵,分為一等侯兼一云騎尉,一到三等侯,超品。
伯爵,分為一等伯兼一云騎尉,一到三等伯,超品。
子爵,分為一等子兼一云騎尉,一到三等子,正一品。
男爵,分為一等男兼一云騎尉,一到三等男,正二品。
輕車都尉,分為一等輕車都尉兼一云騎尉,一到三等輕車都尉,正三品。
騎都尉,分為騎都尉兼一云騎尉,一到二等騎都尉,正四品。
云騎尉,正五品。
恩騎尉,正七品。
世爵歲支俸銀:
一等公700兩,二等公685兩,三等公660兩。
一等侯又一云騎尉635兩,一等侯610兩,二等侯585兩,三等侯560兩。
一等伯又一云騎尉535兩,一等伯510兩,二等伯485兩,三等伯460兩。
一等子又一云騎尉435兩,一等子410兩,二等子385兩,三等子360兩。
一等男又一云騎尉335兩,一等男310兩,二等男285兩,三等男260兩。
一等輕車都尉又一云騎尉235兩,一等輕車都尉210兩,二等輕車都尉185兩,三等輕車都尉160兩。
騎都尉又一云騎尉135兩,騎都尉110兩。
云騎尉85兩。
恩騎尉45兩。
還有不列等的閑散公255兩,閑散侯230兩,伯品級官205兩,子品級官180兩,男品級官155兩,輕車都尉品級官130兩,騎都尉品級官105兩,云騎尉品級官80兩。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銀1兩,兼支給米1斛。
上一篇:清代施行閹割手術的地方-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清朝為何會分東西兩個陵區-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