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施行閹割手術的地方
清代施行閹割手術的地方位于紫禁城的西華門外,是一處名叫廠子的破舊小屋,負責動手術的幾名刀子匠雖然經(jīng)過了政府的認可,卻并沒有固定的工錢,他們以收取每位閹割者手術費六兩紋銀為生,但要負責到完全治好。因為“凈身”者大多為窮人,所以事前無法付現(xiàn)銀的事時有發(fā)生,這種情況下就得找人擔保,日后再補交手術費。
手術時,刀子匠先是用白布或繃帶把被閹割者的下腹部和大腿上部緊緊綁牢,然后用辣椒水洗滌將要手術的部位。閹割用的手術刀是一種類似鐮刀的彎刀,刀鋒很鋒利。刀子匠會一手捏緊被手術人的陰莖與陰囊,另一只手用刀猛然將陰莖和陰囊從根部切下。
只是眨眼之間的工夫,標志男人的寶物就與被閹人的肉體殘忍的分離了。接下來,會有一根白蠟針插入男人的尿道,然后再用繩子拴緊。傷口處用一種浸過冷水的紙覆蓋,然后小心地包扎好。
而且,據(jù)說被閹的人,由于身體的虛弱,在經(jīng)過這一系列的程序后,還不能馬上臥床,必須由人攙扶著在屋子里走上兩三個小時才能臥床。并且手術后三天,必須滴水不進。三天過后,拔掉白蠟針,尿噴涌而出,即閹割成功。
古代的醫(yī)療條件不是很完善,僅僅這短短的三天,應是相當于到鬼門關走了一遭。即使是再強壯的男子漢,通過這一遭,也只剩下半條命;身體虛弱的,也就這么著去見了閻王爺了吧。這還是有一定技術的官方閹割,民間的閹割方法更是讓人心驚肉跳。
北京宦官文物館副館長劉月平提到清朝幼童被閹割的情況時說:“孩子被閹割的時候,四肢要固定,固定之后呢,把生殖器拴起來,拴到房梁上吊起來,然后用冷水用激,激到一種程度以后,刀就突然用彎刀給它割下來,割下來有幾種割法,一種是把睪丸擠出去,還有一種就是徹底的把他去勢,就是整個兒挖掉!”
古代還有所謂的“繩系法”與“揉捏法”,不能整個挖掉的。“繩系法”是在男童幼小時,用一根麻繩從生殖器的“睪丸”根部系死,既不影響溺尿,卻阻礙了生殖器的正常發(fā)育。久而久之,男童的生殖器便會失去功能。
由于人體器官都有重新生長的可能,所以,即便入宮后當了太監(jiān),每年也要“體檢”一次,即所謂“驗凈”。一旦發(fā)現(xiàn)有重生的跡象,就要再割,杜絕“發(fā)芽”,以免禍患后宮。但有經(jīng)驗有頭臉的太監(jiān)往往會想辦法逃避“驗凈”,甚至使用秘方促進生殖器生長。
上一篇:清代學術的開山之祖-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清代的世爵制度-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