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儒學
清初儒學大師們由于親身經歷明末農民風暴和滿清集團的殘酷戰爭,在風起云涌的抗清斗爭中,他們的親人、師長以可歌可泣的精神為國殉難,給他們留下了極大的影響因而反思明亡的歷史經驗,成為這一代人的重要課題,并在這一反思中,他們已將儒家的價值重心由內圣之學轉向外王之道,深刻地認識到“救弊之道在實學,不在空言”的道理。這是清初時代發出的最強音,也是歷史的迫切呼喚。正是由歷史呼喚出的這種由虛返實,以實救虛的學術轉向和價值觀的轉換,才把清初的經世實學推向了高潮。清初學者滿懷“救世濟民”的政治熱情,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勇于抨擊時弊,敢于革新朝政,推出了一系列的經世主張。在治經考史上,他們大力提倡“六經皆史”與“史學經世”思想,使經世意識貫徹于一切學術領域。這股經世實學思潮,可分兩類:一是反映地主階級改革派利益和愿望的經世實學,一是反映市民階層利益和愿望的啟蒙經世實學,共同匯成了一股強大的社會經世思想運動。
上一篇:沈(括)學
下一篇:水利學·中西結合與傳統水利的發揚——現代水利史研究·三峽大型巖崩和滑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