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家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是對清代世襲罔替的王爵的俗稱,其身份高貴且封爵牢固似鐵。清朝封爵方式有功封與恩封兩種,襲爵的方式也分為兩種,一種是降等承襲,一種是原等承襲。
降等承襲是慣例,子孫(通常為嫡長子)承襲爵位的時候,每代要遞降一個等級。由和碩親王遞降至奉恩鎮國公,多羅郡王遞降至奉恩輔國公,多羅貝勒遞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固山貝子遞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奉恩鎮國公遞降至鎮國將軍,奉恩輔國公遞降至輔國將軍,之后便不再遞降,以該爵一直承襲下去。
原等承襲叫做世襲罔替,乃是由皇帝頒詔允許,在子孫承襲爵位的時候,可以依照他們前代的原有等級來承襲,世代不變。如果沒有子嗣,那么便由旁支后代奉始封祖先祀,并承襲該爵位。
從清朝入關之前一直到清朝結束約三百年的歲月里,獲原等承襲殊榮的滿清貴胄僅有十二位。在十二家鐵帽子王當中,頭八位是有軍功而受封,因其在清朝開國以及入關統一時期立下了汗馬功勞,剩下的四位是中后期在政治斗爭中受到皇帝的重用而受封。
乾隆按“功封”詔定清朝初年的八位鐵帽子王:
禮親王:奴爾哈赤次子代善。禮親王世爵共傳十世,十二人襲爵,二人被奪爵。
睿親王:奴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睿親王世襲共傳十一世,不算追封的,共八王。
豫親王:奴爾哈赤十五子多鐸。豫親王世爵共傳九世十三王,其中二人被奪爵。
肅親王:皇太極長子豪格。肅親王世爵共傳九世十王。
莊親王:皇太極五子碩塞。莊親王一支共傳八世十一王,其中二人奪爵。
鄭親王:奴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六子,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孫。鄭親王世爵共傳十世,十七王。其中五人奪爵。
克勤郡王:禮親王代善長子岳托。克勤郡王世爵共傳十三世十七王,其中三人奪爵。
順承郡王: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其父為代善三子薩哈轔。順承郡王世爵共傳十世十五王,其中三人被奪爵。
中后期“恩封”的四位鐵帽子王:
怡親王:康熙燁十三子允祥。乾隆時定怡親王爵世襲罔替。怡親王世爵共傳八世九王。
恭親王:道光第六子奕欣。恭親王世爵共傳三世二王。
醇親王:道光第七子奕諼,其子載灃襲爵。光緒三十四年德宗死,載灃子溥儀入繼大統,載灃為監國攝政王。1951年載灃病逝于北京。
慶親王:乾隆第十七子永磷的嫡孫奕匡。奕匡是最后一位被封為世襲罔替的親王,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
上一篇:努爾哈赤究竟姓什么-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發式和服裝的改變-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