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長袍和馬褂
清代男裝主要是長袍和馬褂,袖端呈馬蹄形是歷代不曾見過的。
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縫,下擺有兩開衩,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長袍有單袍、夾袍和棉袍之分,單袍又俗稱“大褂”。清朝初期的長袍又肥又大,長及腳面,并且沒有領子,穿時須別加領衣。清朝晚期,長袍則演變成又短又瘦,并且加上了立領。
長袍外面的馬褂身長不過膝,袖寬且短。衣服上的佩飾比較瑣繁,一個金銀牌上垂掛著數十件小東西,如耳挖子、鑷子、牙簽,還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槍之類,佩掛飾物在清代已經形成風尚。
馬褂自康熙年間進入富家后,軍服也用此制。馬褂做為外用,有單、夾、棉幾種不同做法。清初馬褂采用天藍色,乾隆時以玫瑰紫為佳,清末深絳(赤、大紅)最流行,民國時期流行淺灰和淺駝顏色。
上一篇:清朝的國旗——黃龍旗-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滿族文字是怎樣形成的-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