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即位時還是10歲的孩子,母親及大臣都對他充滿了希望,一心想把他培養(yǎng)成中興令主,于是,他接受了最正統(tǒng)的儒家教育。李太后實在是個最負責的母親,在神宗大婚前,她一直陪他住在乾清宮,每逢早朝,她便把貪睡的孩子叫起,還每天督促他學習經(jīng)書、歷史、書法等,學習不好,就罰他長跪。李太后對張居正十分尊敬,常教訓(xùn)說: “先生是先帝托孤的忠臣,先生說的話,皇上得仔細聽啊!” 皇帝的老師是居正挑的,教材也是他選的,有時間他還親自講課。皇帝從小就叫他張先生,以后長大了,也從未當面斥責過居正。相反,張先生對皇帝是很嚴厲的,讀書有長進,背誦得流利,張先生便拱手相賀,若結(jié)結(jié)巴巴背不出來,張先生就臉一板,當眾把他斥責一頓。一次,神宗念 《論語》,將 “色勃如也” 的 “勃” 字念成 “背”,張先生在旁大吼一聲: “應(yīng)當念 ‘勃’!” 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神宗也十分害怕,但從此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對皇帝的私生活,張居正也負起教導(dǎo)的責任,不許他游玩過度。神宗還得尊敬馮保,叫他 “大伴”。如果小皇帝在宮內(nèi)做了荒唐的事,馮保告到母親面前,皇帝又少不了挨跪。母親教訓(xùn)時常說: “讓張先生知道了怎么辦?” 皇帝14歲那年,太后搬出乾清宮。小皇帝有了點自由,便常在宦官引導(dǎo)下到西內(nèi)游玩。一次,喝醉了酒,他興高采烈地叫宮女唱新曲,宮女說不會,皇帝便叫斬首,后割去長發(fā)代替殺頭。馮保將這場鬧劇匯報了,太后悲痛萬分,自責沒有教育好孩子,哭著說要祭告祖廟,廢掉他的帝位。17歲的皇帝跪在地上哭求了許久才得到原諒,然后張居正為他寫了罪己詔,使他大丟面子。母親可以原諒,而可惡的張先生和馮大伴是不可饒恕的。
上一篇:《叛亂四起》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吳三桂獻關(guān)》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