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四次入關,皆飽掠而去,各路明軍人數眾多,卻不敢抵抗,只有盧象升一部英勇抗戰。盧象升,字建斗,江蘇宜興人,天啟二年進士。他雖是文士,但好戰善射,五十步以外箭不虛發,打起仗來常身先士卒,坐騎死了,還提刀步戰,而且他能謀善斷,善于治軍,愛護將才,與士卒同甘共苦,因此其軍嚴整能戰,他非常賣力地鎮壓農民起義,因此連連提升。崇禎十一年,清軍第四次入關,他領兵援京師,崇禎帝授他尚方寶劍,令他督管天下援軍。當時兵部尚書楊嗣昌和總監高起潛都主張議和,皇帝召見諸大臣,問盧象升當前對策,象升大聲說: “陛下命臣督師,臣只知戰斗而已。” 皇帝臉色一變,沉默了半晌才悶悶不樂地說: “朝廷本來就沒說議和,這不過是外廷的議論罷了。” 隨后命盧象升與楊嗣昌等共議,雙方吵了起來,皇帝支持了盧象升,決策抗戰。象升回到軍營,令諸將選練勇士,約定十月中分四路襲敵營,并下了死令: “到時刃必見血,人必帶傷,馬必喘汗,違者斬!”但楊嗣昌暗中阻撓,設法分其軍權,讓太監高起潛掌重軍,盧象升名為督天下兵,實際手下兵還不及2萬,后又被新任兵部尚書陳新甲分去一半。盧象升氣憤地指責楊嗣昌說:“公等堅決議和,豈不聞城下之盟,《春秋》恥之嗎? 我領了尚方劍,若附和你們,袁崇煥之禍就在眼前。”楊嗣昌面紅耳赤,無言以對。幾經苦戰,盧象升只剩下5000疲卒,后有皇帝督戰,前有大股清軍,部隊已無糧餉,盧象升寫信向高起潛求救,也沒有回音。清晨,他走出營帳,北向跪拜,對全軍說:“我與你們共受國恩,只怕不得死,不怕不得生?!比姼袏^泣下,在敵軍重圍中奮戰,全軍皆陣亡,盧象升身中四箭三刀而死。而高起潛所部重兵不戰而潰。
上一篇:《南明王朝》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反抗無路李卓吾》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