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詩”的出現
傳說,唐朝有一個叫張打油的人很愛寫詩。他的詩沒有嚴格的格律,但讀起來通俗易懂,而且詼諧有趣。
有一次,天下大雪,紛飛的雪花讓大地和江河覆蓋上白白厚厚的一層,面對著美麗的雪景,張打油詩興大發,張口就吟出了一首詩: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很多人一聽,就開心地笑了。
又有一次,也是大雪飄飛,整日不停,沒多久,房上、地上又是白白的一片。張打油又詩潮涌動,他就隨意在縣衙門的一面墻上題寫了一首詩:六出飄飄降九霄,街前街后盡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鐵鍬的使鐵鍬。
街上的人圍在一起觀看,大家不停地笑。
縣官老爺看見以后,十分生氣,就趕忙查問這墻上的詩為何人所寫,怎么竟寫到縣衙門的墻上。結果有人懷疑是張打油。于是縣令派人將張打油抓了來。縣官老爺一看那張打油的形象,就覺得可能性不大,就用懷疑的語氣問道:“你也能寫詩嗎?”
張打油毫不遲疑地回答說:“能,能,我能寫詩哩!”
縣官老爺說:“那好吧,我就以南陽被圍做題目,你就當場吟一首吧!”
張打油低頭沉思了一會兒,開口道:“天兵百萬下南陽!”
剛吟出第一句,就被縣官老爺打斷了。他贊揚說:“這句寫得好,很有氣魄!”
接著張打油又吟出了第二句:“也無求援也無糧。”
“往下說呀!”縣官老爺催促道。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縣官老爺一聽,忍不住撲哧一笑,在場的人也都笑了起來。
縣令笑罷,揮了揮手,讓張打油下堂,他就再沒有追究這件事了。從此,張打油就更遠近聞名了,人們都覺得他的詩好懂而有趣。
人們把張打油創作出的這類語言通俗詼諧、不受格律限制的順口溜稱為“打油詩”?!按蛴驮姟焙髞砭妥兂闪艘粋€常用的詞語。有時它往往作為自謙之詞,人們謙虛地把自己的詩稱為“打油詩”。如:我哪會寫詩呀,只不過是些打油詩而已。
上一篇:“愧色”的用處
下一篇:“扼腕”的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