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談·左思
《左思》:左思(約250—約305),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字太沖,齊國臨淄 (今屬山東淄博)人。官秘書郎。出身寒微,不好交游。《晉書》本傳謂其構思十年,寫成《三都賦》,“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左思工詩能文,其詩語言淳樸,所作《詠史》八首,托古諷今,表達了對當時門閥制度強烈的不滿。后人輯有《左太沖集》。左思又善書法,《書小史》稱其少學鐘繇、胡昭,善隸書。惜書跡不傳。
洛陽紙貴
左思雖然博學多才,文章俊美,但由于出身寒門,門第不高,所以在以封建門閥制度主導社會秩序的西晉時代,他雖然有很大的抱負和卓異的才華,卻也只能屈居下位,做個秘書郎,成為這一不公正社會制度的犧牲品,郁郁而難展其志。才華橫溢而頗為自負的左思心中自然有情緒堆積,這種情緒就在筆下流淌出來,所以,他的詩歌主要反映了寒士和封建士族豪門之間的矛盾,揭露黑暗腐朽的封建統治,揭露這種統治給有才華之人帶來的精神壓抑和“創傷”,成為西晉文學的一面旗幟。
博學多才的左思不但善詩賦,書法也很有名氣,在當時具有相當的影響和聲望。左思特別喜歡隸書,曾經刻苦學習過鐘繇、胡昭和彭琴的書法,并加以變通和創新,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就。左思從老家山東搬到河南洛陽,他斷絕了交游,閉門勉力讀書作詩。為了寫《三都賦》,他的院子里常年放置著筆墨,可謂無處不在,甚至在廁所也放了筆,為的是一有靈感就能寫,免得稍縱即逝。左思花了整整10年的工夫,終于寫成了著名的《三都賦》。當時的著名文學家張華看了《三都賦》后,極為欣賞,極力贊揚說:“(左思)班固、張衡之流也,使讀者盡而有余,久而更新。”《三都賦》本來就寫得相當出色,文辭優美,妙語如珠,書法絕妙; 再加上張華的大力贊揚,因此名氣就更大了,傳播得也更為廣泛。洛陽的豪貴之家競相傳抄,洛陽的紙價也跟著上漲,成為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奇妙景象。后來,“洛陽紙貴”就成為一個著名的成語和典故,廣為流傳,成為人們稱譽別人文章或書法的常用贊語。
上一篇:信札趣談·岳飛
下一篇:翰墨趣談·師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