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禮學·宋明的《三禮》學·宋 《禮記》 猶存古義
王安石倡導《周禮》,廢《儀禮》而存《禮記》之科,因此,《禮記》既沒有被廢,也沒有像《周禮》那樣為王安石說所替代,猶能存古義。主要著作有:衛湜《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此書取鄭注及唐孔穎達疏,又博采諸家說,共一百四十四家。與鄭注相違而言之成理者,駁詰鄭孔而援據有本者,都一并收錄,反之則汰削,體現了兼存與裁削并重的原則。所錄各書,后多亡佚,因衛氏之書而得傳。此書以采擷諸說為主,少有己見。存古義頗多。元人陳澔亦作《禮記集說》,因陳氏號云莊,故名《云莊禮記集說》,共三十卷,此書較衛氏之書簡便,但多失古義,好言空言以推義理,舛誤亦頗多,因其說解宗朱熹,故受到明人重視,永樂十二年(1414),胡廣奉詔修《五經大全》,其中《禮記大全》采諸儒之說共四十二家,而以陳氏《集說》為主。陳氏之書自此列入學官,成為明代科舉取士的課本。元吳澄有《禮記纂言》三十六卷,此書將四十九篇之文打散,重行組合,試圖使上下文意連續貫通,分為《通禮》、《喪禮》、《祭禮》等類,其下又各為標目,如 《通禮》之下有 《典禮》、《少儀》、《玉藻》等篇,《冠義》等六篇則別輯為《儀禮傳》。此書不僅全失古意,連古書原貌也失。
上一篇:宋(慈)學
下一篇:三禮學·宋明的《三禮》學·家禮著作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