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流失現象
在數以百萬計的在校生流失輟學的同時,大批教師流失的問題也與日俱增嚴重起來。一份問卷調查表明,1987年初中教師流失率占2.24%,高中教師流失率占2.47%。這種現象是建國四十年甚至十年動亂中都不曾有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
第一、教師工作艱苦,工作條件差,而收入少、待遇低。一份針對大學、中學校長、教師的問卷調查表明,60.5%的大學校長、50.31%的大學教師、46.11%的中學校長、46.66%的中學教師都認為目前出現教師流失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艱苦、工作條件差而又收入少、待遇低。教師作為腦力勞動者,他們的工作是無法用八小時來統計的。許多老師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外,還有自己增加的不算在工作量之內的個別輔導、家訪、各種課外活動。然而就是這樣一些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辛勤“園丁”,他們的工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與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工資相比,一直居倒數第一。盡管從1978年到1988年國家分別幾次調整了全部或部分教師的工資,但教師每增加一次工資,企業都要不聲不響地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幅度趕超上去,結果教師工資始終在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三之間徘徊。這無疑極大地挫傷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另外,廣大教職工住房也相當困難。據調查,高校教師中等房結婚或婚后無房戶占29.7%,擁擠不便或未達到標準的戶占63.5%。據1988年調查,全國縣級以上城市中小學教職工戶均住宅建筑面積僅為29.51平米,人均居住面積為5.09平米,大大低于市民戶均住宅建筑面積(42.24平米)和人均居住面積(6.6平米)。這些實際問題的存在,促使教師不得不忍痛流向其它行業。
第二、教育工作不受重視,有關規定不合理。在一個調查中(477名大學教師),54.51%的同志表示他周圍的人(親朋、好友、學生及家長)不怎么尊敬或看不起教師。在一個針對中學教師的調查中,持同樣看法的竟達73.14%。許多教師為改變自己的處境,紛紛想辦法離開教育界,但他們在人才交流過程中又一次碰了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為了穩定教育局面,不得不作出一些規定,控制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流出教育界。甚至在各級人才交流中心,有關部門也規定在職中小學教師不能登記參加人才交流。
第三、社會風氣的不良影響。近幾年來,一切向錢看的歪風極大地沖擊著教師隊伍,走后門、吃大鍋飯等不良風氣也影響了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和教師隊伍的穩定。
教師流失現象的存在,反映了當前我國教育所處地位,教育指導思想,教師隊伍建設等一系列問題,必須認真加以解決。
上一篇:教師創收的失誤
下一篇:教皇卜尼法八世濫用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