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韻·大理之旅·蒼山洱海·飄飄望夫云漣漣蝴蝶泉
蒼山的云景變幻多姿,其中以“望夫云”最為神奇。它往往突然出現碧藍的天空中,一團灰白,由遠及近,從小變大,向蒼山鋪來。在逐漸增大的風的吹拂下,遠遠看去,那云團像是披紗的少女,云絲像是少女的長發。很快,云層加厚,狂風呼嘯,浩瀚的洱海翻起巨浪。這是季風來臨時,先出現的碎積云,接著將有大片積云出現。當地白族人民稱它為“望夫云”,賦予它美麗的傳說。
傳說一千多年前,南詔王有個美麗善良的公主,她在“繞三靈”盛會認識了一個住在玉局峰巖洞里的年輕獵人,兩人互相愛慕。然而,南詔王卻把公主許給了大將軍,而且擇日就要成親。公主焦急地托一只神奇的小喜鵲把消息帶給獵人,獵人得訊后闖宮不成,在蒼山奔跑呼喊。蒼山神被他的誠心所感動,指點他爬上懸崖摘下一個桃子。獵人吃下桃子便騰飛起來,他飛進王宮帶出公主,兩人在玉局峰巖洞里結成夫妻。南詔王不見了公主,請來海東羅荃法師。羅荃法師用天鏡照出公主在玉局峰巖洞里,以大雪封山威脅公主回宮。獵人冒險飛到羅荃寺盜來羅荃法師的八寶袈裟準備給公主御寒,當他飛到洱海上空時,被羅荃法師用蒲團打落海底變作石騾。公主聞訊,憂郁而死,其精氣變成一朵白云,每年十冬臘月就升到玉局峰頂端向洱海眺望,這時,洱海上空就吹起大風,掀起波浪,一直把海水吹開,現出石騾,風浪才停止。于是,人們把這朵白云叫“望夫云”。據說,現在到羅荃寺(觀音閣),還能隱約見到那石騾!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蒼山云弄峰下。
泉隱于綠林叢中,是個約50平方米的泉池,清洌的泉水從泉底鵝卵石和白沙中涌出,一棵粗壯的“蝴蝶樹”橫跨泉上。每當春末夏初,這里成了附近數十里蝴蝶交歡的極樂世界,成千上萬只彩蝶匯集在樹蔭下,花叢中,翩翩起舞。特別是蝴蝶泉上,無數蝴蝶順著水面上的樹枝連須勾足,后咬前尾,形成千百個蝶串,這種奇景曾使歷代人們為之驚嘆。明代楊慎《蝴蝶戲珍珠花》詩曰:“漆園仙夢到綃宮,栩栩輕煙裊裊風。九曲金針穿不得,瑤華光碎月明中。”徐霞客在他的日記也有記載:“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游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
據說此泉原叫“無底潭”,潭邊住著父女倆,女兒叫雯姑,容貌像花兒一樣美麗,眼睛像星星般晶瑩,心地像泉水般純潔。云弄峰下有個青年樵夫叫霞郎,他勤勞勇敢,巧賽魯班,聲賽百靈。一天,霞郎在山上射中一只小鹿,小鹿負痛逃跑,逃到無底潭邊正在梳洗的雯姑身邊呦呦哀求,雯姑把它抱進懷里。霞郎深受感動,急忙拔出小鹿身上的箭,給它敷上藥。霞郎的勇敢、雯姑的善良,使兩人相互愛慕,訂下終身。從此,他們天天在潭邊相會對歌。蒼山腳下住著殘暴的俞王,他聽到雯姑長得美貌,要將她搶去做自己第八個妻子,雯姑不從便被吊在馬房里。霞郎得知后,將她救出俞王府。俞王派人追趕,把他倆包圍在無底潭邊。雯姑和霞郎緊緊擁抱著跳進無底深潭。突然間,電閃雷鳴,俞王一伙被雷電劈死。次日天晴后,無底潭里飛出一對美麗的蝴蝶,不一會兒,四面八方飛來無數蝴蝶圍著它們翩翩飛舞。以后每年三四月,蝴蝶便來此聚會,遂有“蝴蝶泉”之美名。相傳,霞郎、雯姑跳潭化蝶那天是農歷四月十五,人們便把這天定為“蝴蝶泉會”。每年這一天,附近白族男女在泉邊傾訴衷腸。他們身著盛裝,唱歌跳舞,仿佛要與蝴蝶媲美。
1962年,郭沫若來游蝴蝶泉,寫下長達七十六行的《蝴蝶泉》。詩在敘述了阿雯阿霞的愛情悲劇后,感慨道:“奇哉此景天下孤,奇哉此事堪作賦。低首自惜來太遲,期以明春不再誤。”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柳州之旅·風雨橋·風雨樓橋侗家情
下一篇:清清滇黔韻·黔東南之旅·飛云崖·飛云化石垂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