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文化·長城關塞與燕趙古跡·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
在燕趙地域最北端,有一處保存完好的皇帝行宮,即熱河行宮,又稱承德避暑山莊。
我國自古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清朝建都北京,人煙稠密,氣候相對炎熱,邊疆民族至此易患傳染病。自康熙三十一年(1703)起,清廷在承德建行宮,皇帝每年至此避暑,接見邊疆少數民族王公大臣,舉行秋獵,聯絡中央與邊疆民族的感情。
承德行宮占地廣闊,環宮圍墻長達二十余里,四周環繞著棒錘山、羅漢山、雞冠山等山嶺。武烈河流經其東,北側和東側座落著著名的外八廟。行宮內湖水清澈,殿宇巍峨,共建有七十二處名勝景點,宮殿區和苑景區分居南北。
宮殿區內包括四組宮殿式建筑,它們是“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行宮圍墻南面正中間的大門名“麗正門”,進麗正門北行,便是“正宮”。正宮的主殿名“澹泊敬誠”,建在石基之上,楠木構成,俗稱楠木殿,是皇帝舉行朝賀、大典,以君主身份召見王公大臣的場所。楠木殿后是院落,名“煙波致爽”,是帝后的寢室。“松鶴齋”在“正宮”東面與之并列,與正宮有側門相通,原為乾隆皇帝母親居住。“萬壑松風”在松鶴齋之后,且有門戶相通。山風起時,巨松古柏相鳴,“壑虛風度,如笙鏞迭奏聲”而得名。“東宮”又在松鶴齋之東,原來此處建有“清音閣”,俗稱大戲樓,與之相對為“福壽閣”,是皇帝宴賞蒙古王公看戲的地方。閣后有勤政殿,皇帝居行宮期間在此處理日常政務。
苑景區又分山區、湖區、平原區、各種建筑倚山臨湖而建,著名景點有水心榭、月色江聲、如意洲、金蓮映日、水芳巖秀、煙雨樓、金山、熱河泉、萬樹園、梨花伴月、山近軒、錘峰落日等。承德行宮集中國古建、園林之大成,是中國建筑藝術的結晶,也是近年避暑游覽的熱點。
承德外八廟與行宮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明清以來,西藏、青海、內外蒙古、新疆北部,及甘肅、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區的少數民族信奉藏傳佛教,中央政府在上述地區建立行政機構,尊重其宗教信仰,密切了中央與邊疆民族的關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外八廟就是在這種政治文化背景下建立的。
溥仁寺與溥善寺,位于行宮東。康熙年間,新疆準噶爾部侵擾內外蒙古,康熙帝命將出兵穩定了內外蒙古的局勢。康熙五十二年(1713),蒙古王公上奏恩準,出資合建兩寺,為康熙六十歲生日頌經祈福祝壽。現溥善寺已不存。
普寧寺,又稱大佛寺,內供千手千眼觀世音。位居行宮東北五公里處。乾隆二十年(1755),清軍平定準噶爾部達瓦齊叛亂,在行宮賜宴準噶爾、都爾布特、輝特、和碩特蒙古四部首領,并賜封爵位。因其信奉藏傳佛教,遂建此廟以事紀念,廟內立碑,分述清軍平定達瓦齊、阿睦爾薩納叛亂的經過。
安遠廟,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位居行宮東。新疆伊犁河北原有固爾扎廟,為準噶爾部夏季舉行佛教活動之所,毀于阿睦爾薩納叛亂。乾隆皇帝命仿固爾扎廟規制建安遠廟,作為準噶爾部眾及其他蒙古王公作佛事時活動的場所。
普樂寺,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位于行宮北,溥仁寺北。都爾布特蒙古部、哈薩克、布魯特等民族信奉藏傳佛教,建此廟為其首領來承德朝見皇帝時作佛事之用。
殊像寺,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仿五臺山殊像寺規制,位于行宮北部最西端。寺中供奉主佛為文殊菩薩,寺內喇嘛皆習滿文,以增加滿族皇室的文化氣氛。藏傳佛教中確信,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的化身,建此寺是為了提高皇室在信徒中的地位。然而乾隆皇帝在供奉文殊像的“會乘殿”內親筆題詩自嘲:“殊像亦非殊,堂堂如是乎?……法爾現童子,巍然具丈夫。丹書過情頌,笑豈是真吾?”此詩是寫給漢人儒士看的,儒士多不信佛,且有侫佛誤國之說,乾隆此詩是向儒臣儒士的表白。
普陀宗乘廟,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位于行宮北。規制仿達賴所居拉薩布達拉宮,為祝賀乾隆六十歲生日、其母八十歲生日而建。
須彌福壽廟,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位于普陀宗乘廟以東。規制仿班禪所居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當年六世班禪來承德為乾隆祝賀七十歲壽辰,建此廟供班禪居住講經。
在燕趙地域,除承德之外,北京還有多處藏傳佛教寺院,最著名者當屬雍和宮。雍和宮初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初為“禛貝勒府”,供四皇子胤禛居住,胤禎即位,是為雍正皇帝,將其西部賜為四大藏傳佛教活佛之一的章嘉喇嘛修凈的靈場,東側作為皇帝行宮。乾隆九年(1744)將雍和宮正式改為藏傳佛教寺院,成為清政府管理全國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宮內設有講經殿、密宗殿、數學殿、藥師殿,統稱四學殿,蒙古各部選送的學藝喇嘛分別在四學殿學習藏傳佛教顯宗、密宗、天文、醫藥知識,學成返回蒙古各部,有望升任高級僧職。宮內主要建筑為萬福閣,重樓重檐,高三十余米,閣內供奉一尊總高二十六米的獨木雕“邁達拉佛”(彌勒站像),其質料為白檀木,是七世班禪自尼泊爾重金購得,經三年運至北京,以報答乾隆皇帝重佛護教的功德。乾隆將此木立于雍和宮,費白銀八萬兩雕成此像。今雍和宮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對游人開放。
上一篇:吳越文化·雅俗共賞的吳越文學藝術·戲曲之鄉多好戲
下一篇:貴州文化·黔中多勝跡—貴州的山川與人文景觀·摩崖石刻、古墓、寺廟、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