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路——美國最佳管理企業的經驗
托馬斯·J·彼得斯(Thomas·J·Peters)、小羅伯特·H·沃特曼(Robert·H·Waterman)著,余凱成、錢冬生、張湛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5年3月出版,全書分為三編共十二章,33萬字。此書從一般管理學角度出發,總結了作為美國企業界精華的企業的共同成功經驗。作者認為,出色企業除需有長期優異經營實效外,首要在于具有高度革新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僅囿于“能研制出新品種之產品或服務”這種狹義的理解,而是“能對迅猛變化之環境十分敏感,能靈活敏捷作出有效之反應”。書中歸納出出色企業共有的八條品質和基本經驗,即:一、貴在行動;二、緊靠用戶;三、行自主,倡創業;四、以人促產;五、深入現場,價值觀為動力;六、不離本行;七、精兵簡政;八、緊中有松,松中有緊。貫穿此書始終的主線是對作為美國企業界思潮主流的純理性主義的批判。作者認為,美國一般企業落后的基本原因,在于過分拘泥于以理性主義為基石的“科學管理”思想方法,這導致了過分依賴解析的、定量的方法,以及唯有數據才過硬和可信的偏頗之見,只相信復雜的結構、周密的計劃、嚴格的規章、自上而下的控制、明確的分工、經濟的大規模生產等“科學的”、“理性的”手段。作者認為,管理不僅涉及到物,也涉及到人,而人按其本性而言,決非純理性的,感情因素的比重不容忽視。管理不僅是科學,還是一門藝術。作者在此書中介紹了其首創的一種全面觀察與思考管理問題的框架——“麥肯齊7·S模型”,提醒人們在分析管理問題時,不僅要看到戰略與結構方面,而且要注意制度、人員技能、作風和價值觀方面。此書在美出版后,引起美國企業界與有關學術界的密切注意與廣泛興趣,成為當年全美最暢銷書。當然,對于其中某些不符中國國情之處,我們應予以摒棄。
上一篇:想象振奮慮謀訓練
下一篇:戰略的追溯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