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公司經營藝術
一種經濟謀略方法。索尼公司的前身“東京通訊工業株式會社”,開辦時僅有二十名職工五百美元的家業,現在經過發展,擁有四十萬名職工,在世界各地設有七十二家子公司及三十七家工廠,銷售一萬多種不同類型的電子產品,年銷售額高達五十億美元。從1946年開辦,到現在近四十年的歲月中,索尼公司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終于躍居日本電子制造業榜首。公司創辦人盛田不顧父親要他繼承祖業的愿望,上大學時就選中物理學專業,大戰中又結識了專攻電器專業的井深,從此他們成了患難之交,戰爭一結束,他們便迫不及待的辦起了一家小小的電子公司。當時公司條件十分簡陋,逢刮風下雨,人們要打傘工作,由于資金缺乏,只能修理收音機。但他們注意抓質量,贏得了用戶的信任。1949年的一天,井深前往日本廣播公司辦事,偶然看到一架美國制造的磁帶錄音機。他不禁怦然心動,立即決定購買下生產專利。隨后又連續解決了磁帶的大問題,錄音機的生產取得了成功。1952年井深聽說美國人發明了晶體管,立即與盛田飛赴美國考察,購買專利,經過奮戰,世界上第一臺袖珍晶體管收音機在公司誕生了。首批二百萬臺搶購一空,銷售額是購專利費的一百倍。索尼公司在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自然是起用一批懂得電子技術和善于經營管理的人才。盛田認為,要發展技術,開拓市場,就必須經常出門考察業務,深入了解市場。雄厚的科技力量,深入的了解市場,為索尼公司的優質創新提供了條件。1982年又和荷蘭菲利浦公司聯合研制成新型密紋唱片,創造出唱片業的一次大革命。公司認為:“要聯系顧客,這是銷貨的最重要方式?!庇捎谒髂峁镜募夹g水平和刻意求新,先后四次榮獲世界上具有權威的“埃米獎”。
上一篇:米特公司
下一篇:經濟發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