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
漢時匈奴首領,著名政治謀略家。自小就有膽、有謀,其父頭曼單于任命冒頓為“萬騎長”,即統率萬名騎兵之首。冒頓練兵有術,指揮得法,要求士兵必須嚴格執行命令。他制作了一種響箭,叫做鳴鏑。命令全體騎兵:凡是鳴鏑所射的目標,必須同時向鳴鏑所指的目標射箭,不論是多么重要的人物,也要照射不誤,如有不射者,立即斬首。目的就是訓練士兵必須絕對服從命令,以便戰時能為所用。待到騎兵訓練成功,時機成熟時,冒頓鏟除一切反對者,終于自立為單于。當了單于之后,首先整頓軍馬,健全軍事組織,加強作戰能力,積極操練士兵,大量制造弓矢,隨時準備出征。強領東胡,當時正是新興奴隸主貴族統治時期,國力強大,軍隊眾多,對外不斷發動掠奪性戰爭。冒頓單于大膽采用退讓示弱、縱敵驕傲、突然進攻的戰略,終于取得了徹底地勝利,占有了東胡的全部土地,擄掠大批東胡族人。滅東胡后,乘勝的占領了月氏,獲得東線和西線勝利后,矛頭指向南方,占領樓煩和白羊,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漠北之地,這時匈奴王國已進入全盛時代。冒頓對外戰爭取得了連續的勝利,在國內從軍隊編制、政權建設、監獄設置到納稅制度,建立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軍政合一的奴隸主貴族的政權機構。政權鞏固,軍隊強大,開拓了領土,壯大了國家。尤其是同漢朝關系,冒頓單于是第一個接受“和親”政策的人,這對匈漢兩族人民們經濟文化相互交流和促進大漠南北草原地區文化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漢文帝時,由于長期執行休養生息政策,經濟、軍事上都強大起來,冒頓單于自感到漢朝力量日益強大,決定主動與漢朝和好。前174年,冒頓單于致書漢文帝,建議兩族之間重修和宗之好,使兩方邊界之民能過上和平快樂的生活,為漢匈兩族人民最終統一于一個多民族國家創造了條件。冒頓單于統治時期,匈奴的疆域最為遼闊,東盡遼沙流域,西逾蔥嶺,南達長城,北抵貝加爾湖一帶,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大漠南北完全統一,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奴錄主貴族政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為組成統一的多民族的中華民族做出了貢獻。
上一篇:兵經百篇
下一篇:馮學誠經營管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