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之亡咎由自取
春秋時期,鄭國國君武公(姓姬,名掘突)想征伐胡(胡,歸姓小國,即今河南省郾城縣),但恐怕胡國素有防備,所以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胡君為妻。胡君異常高興,于是放松了兩國交界處的軍事戒備。一天,鄭武公問群臣道:“寡人想對外用兵,你們看哪個國家可一舉而滅?”一個叫關其思的大臣說:“胡國可伐。”鄭武公拍案而起,滿面怒容地說:“胡國和我們原為兄弟國,又有聯(lián)姻關系,你卻要挑動寡人征討胡國,什么道理?”說罷,將關其思當場處死。消息傳到胡國,胡君認為鄭國真正是自己的友好鄰邦,更加麻痹大意了。萬沒料到,正當胡君高枕無憂,胡國的將士悠哉游哉之際,鄭軍突然大兵壓境,并長驅直入,等胡國君臣如夢初醒的時候,國家已變成了鄭國的領土。
兵不厭詐,欲擒故縱,為了出其不意地消滅胡國,鄭武公不惜嫁女斬臣,可謂刻毒殘忍之甚。胡國之所以一朝覆亡,則在于胡君的迂腐和愚蠢,對鄭武公的兩度用計,竟毫無察覺。鄭強而胡弱,鄭君卻主動嫁女于胡,破綻不是顯而易見嗎?武公大會群臣,聲言對外用兵,卻又以離間兄弟兼親戚關系為由殺掉了力倡伐胡的大臣,其實更是欲蓋彌彰。鄭國姓姬,胡國姓歸,兩國兩姓,何談兄弟?況且父子相殘,兄弟相殺,同姓之國互相征討的現象,不是屢見不鮮嗎?胡國之亡,咎由自取!
上一篇:肥美草原今安在
下一篇:胡漢民被囚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