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弘》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牛弘》人物故事小傳
牛弘(公元545—610年)字里仁,安定鶉觚(今甘肅靈臺)人。好學博聞。初仕北周,入隋累遷秘書監。曾經上表請重賞購書,被采納,典籍由此而大備。后拜禮部尚書,奉詔修成《五禮》一百卷。官職由太常卿,改定雅樂等。復遷吏部尚書,選官力主先德行,后文才,故委任多稱職,煬帝時進位右光祿大夫。
〔正史〕
牛弘字里仁,安定鶉,觚人也。本姓尞氏。父允,魏侍中、工部尚書、臨涇公,賜姓為牛氏。弘初
在襁褓,有相者見之,謂其父曰:“此兒當貴,善愛養之。”及長,須貌甚偉,性寬裕,好學博聞。在周,起家中外府記室、內史上士。俄轉納言上士,專掌文翰①,甚有美稱。加威烈將軍、員外散騎侍郎,修起居注。其后襲封臨涇公。宣政元年,轉內史下大夫,進位使持節、大將軍、儀同三司。
開皇初,遷授散騎常侍、秘書監。弘以典籍遺逸,上表請開獻書之路。三年,奉敕修撰《五禮》,勒成百卷,行于當世。弘請依古制修立明堂,上以時事草創,未遑制作,竟寢不行。
六年,除太常卿。九年,詔改定雅樂,又作樂府歌詞,撰定圓丘五帝凱樂,并議樂事。弘上議,上甚善其儀,詔弘與姚察、許善心。何妥、虞世基等正定新樂。是后議置明堂,詔弘條上故事②,議事得失。上甚敬重之。
時楊素恃才矜貴,輕侮朝臣,唯見弘未嘗不改容自肅。素將擊突厥,詣太常與弘言別。弘送素至中門而止。素謂弘曰:“大將出征,故來敘別,何相送之近也?”弘遂揖而退。素笑曰:“奇章公可謂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亦不以屑懷③。
尋授大將軍,拜吏部尚書。時高祖又令弘與楊素、蘇威、薛道衡、許善心、虞世基、崔子發等并詔諸儒,論新禮降殺輕重。弘所立議,眾咸推服之。仁壽二年,獻皇后崩,王公已下不能定其儀注。楊素謂弘曰:“公舊學,時賢所仰,今日之事,決在于公。”弘了不辭讓,斯須之間,儀注悉備,皆有故實,素嘆曰:“衣冠禮樂盡在此矣,非吾所及也!”弘以三年之喪,祥禫具有降殺,期服十一月而練者,無所象法,以聞于高祖,高祖納焉。下詔除期練之禮,自弘始也。弘在吏部,其選舉先德行而后文才,務在審慎。雖致停緩,所有進用,并多稱職。吏部侍郎高孝基,鑒賞機晤,清慎絕倫,然爽俊有余,跡似輕薄,時宰多以此疑之。唯弘深識其真,推心委任。隋之選舉,于斯為最。時論彌服弘識度之遠。
煬帝之在東宮也,數有詩書遺弘,弘亦有答,及嗣位之后,嘗賜弘詩曰:“晉家山吏部,魏世盧尚書,莫言先哲異,奇才并佐余。學行敦時俗,道素乃沖虛,納言云閣上,禮儀皇運初。彝倫欣有敘,垂拱事端居。”其同被賜詩者,至于文詞贊揚,無如弘美。大業二年,地位上大將軍。三年,改為右光祿大夫。從拜恒岳,壇場珪幣,墠畦牲牢,并弘所定,還不太行,煬帝嘗引入內帳,對皇后賜以同席飲食。其禮遇親重如此。弘謂其諸子曰:“吾受非常之遇,荷恩深重。汝等子孫,宜以誠敬自立,以答恩遇之隆也。”六年,從幸江都。其年十一月,卒于江都郡,時年六十六。
弘榮寵當世,而車服卑儉,事上盡禮,待下以仁,訥于言而敏于行。上嘗令其宣敕,弘至階下,不能言,退還拜謝,云:“并忘之。”上曰:“傳語小辯,故非宰臣任也。”愈稱其質直。大業之世,委遇彌隆④。性寬厚,篤志于學,雖職務繁雜,書不釋手。隋室舊臣,始終信任,悔吝不及,唯弘一人而已。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嘗因醉,射殺弘駕車牛。弘來還宅,期妻迎謂之曰:“叔射殺牛矣!”弘聞之,無所怪問,直答云:“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殺牛,大是異事。”弘曰:“已知之矣。”顏色自若,讀書不輟。其寬和如此。有文集十三卷行于世。
《隋書》卷四九
〔注 釋〕
①文翰:文職。②故事:過去的同類事例。③屑懷:掛記在心。④委遇彌隆:越來越得到皇帝的恩賞和信任。
〔相關史料〕
隋開皇三年,秘書監牛弘,表請分遣使人,搜訪異本。每書一卷,賞絹一匹,校寫既定,本即歸主。于是民間異書,往往間出。……檢其所得,多太建時書,紙墨不精,書亦拙惡。于是總集編次,存為古本。召天下工書之士,京兆韋霈、南陽杜頵等,于秘書內補續殘缺、為正副二本,藏于宮中。其余以實秘書內、外之閣,凡三萬余卷。
《隋書·經籍志》卷三二
上一篇:《漢順帝皇后梁妠》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漢順帝皇后梁妠》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王亶望》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亶望》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