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設備受騙上當的教訓
新疆庫爾勒的番茄紅色素特別高,全國第一,世界第一。做成番茄醬,從1980年一打入國際市場,就十分搶手。
為了充分發揮番茄這個優勢,就要擴大種植,擴大加工番匣醬的能力。買庫爾勒番茄醬最多的那家外國公司,積極主動要為庫爾勒提供機器設備。但他們自己并不生產、而是轉賣意大利的。日產50噸,要價127萬美元。于是當自治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到該國訪問時,就答應了。而受命引進的庫爾勒罐頭廠的廠長卻不肯接受。他的理由是:一、這設備根本不值這么多錢,與其讓那個公司當掮客,不如直接從意大利引進。二、建一條日產50噸的生產線,不如建四條日產12噸的生產線,因為農民交售番茄不會那么集中。設備完全可以從上海買,總共只要160萬元人民幣,便宜得多。專家們也都和他的看法一樣。但是那位負責人卻批評他們說:“你們滿腦袋裝的都是生意經,要從政治上考慮。”一面是領導的壓力,一面是外商的狡黠,無可奈何,他們簽約。
然而,不久,意大利那家制造設備的公司派人到了新疆,一了解情況,立即表示。你們上當了!可是,已經晚了。購買這套設備的外匯,全部是從銀行貸的款,規定五年還清本息,從當時看,一點不可能。
國家花了冤枉錢,固然令人痛心,然而,透過這件事,使人還窺視到一種常見的社會病:政治第一,不問經濟損失。
上一篇:引狼入室,禍國亡身
下一篇:影射譏諷帶來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