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將馬可波羅的貢獻作癲狂
馬可·波羅是古代意大利有名的旅行家。公元1271年11月,他17歲的時候,隨父、叔從地中海東岸出發,歷盡海上、陸地的長途跋涉,千辛萬苦,于1275年5月,到達元朝的上都(今內蒙自治區多倫縣附近),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熱烈歡迎。3人在元朝供職達17年,馬可·波羅辦事認真,深得世祖信任,他經常奉命到山西、陜西、四川、云南、山東等地巡視,并受委派出使到過緬甸、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國。1286年,伊兒汗國(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的封地,疆域以波斯和小亞細亞為中心)的阿魯渾汗,派專使到元室求婚,由于陸路交通阻塞,出嫁的闊闊真公主未能成行,延誤了時間。1291年,馬可·波羅與父,叔奉命護送公主從福建泉州出發,乘船前往波斯,途中歷時兩年。1294年,忽必烈逝世,馬可·波羅十分悲痛,同時,思鄉之情勝過回到中國的念頭,于是,1295年,他們回到了威尼斯。1298年,威尼斯與熱那亞兩個城邦發生了戰爭,馬可·波羅參與了戰爭,戰敗被俘。在獄中,由他口述,同獄的監友魯思蒂謙筆錄成書《馬可·波羅行紀》,即《東方風聞錄》。該書介紹了中亞、西亞及東南亞許多國家的情況,特別是關于中國元朝初期社會、歷史名城等方面的情況,敘述的有聲有色。1299年,馬可·波羅獲釋,由于《行記》所介紹的中國高度發展的經濟、技術和文化,大大超過當時的西方,一方面引起了西方有識之士的注意,同時招致了相當多人的疑惑,認為是妖言,視馬可·波羅為騙子、狂人,甚至親友也對他產生懷疑。據說在他臨終時,親友擔心他為此不能進入天堂勸他懺悔。而馬可·波羅則堅定的表示以往所說的情況還不到所見的一半。
《行紀》客觀上起到了豐富當時西方人的地理知識的作用,對地理學的發展,是個重大貢獻,它對于15世紀開始的歐洲航海事業,起到了直接的促進作用,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就曾認真地研讀過《行記》。馬可·波羅是向西方介紹中國的第1人。《行紀》對中西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增強西方對中國的了解,以及促進西方科技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這樣一位作出了有益貢獻的人物,生前竟被當成騙子、狂人,蒙昧無知遠離真理竟至乃爾,殊為可嘆。馬可·波羅在堅持事實求是這一點上,至死不悔,令人起敬。違背真理的事物畢竟經不起歷史的滌蕩,實事求是的精神則跨越時空萬古長青。
上一篇:錯發的拉蘭德獎金
下一篇:錯殺王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