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恩角的發現
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沒有聯系的荷蘭單個資本家和資本集團多次企圖沖破香料貿易的壟斷局面,為此,他們尋找過多條通往馬魯古群島的新航線。進行這種嘗試之一的是荷蘭合恩城(霍恩城)的一部分商業資本家,這群資本家的領頭人是來自比利時安特衛普城的一個名叫伊薩克·勒·米爾的人,雖然他們所有這些嘗試都遭到了財政收入方面的徹底失敗,但是卻收獲了許多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重大的地理發現。
勒·米爾動用合恩城市民聚集的資金裝備了兩艘航船,并邀請威廉·科爾涅里斯·斯豪津船長擔任探險隊的領導,斯豪津以前曾乘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只3次去過印度地區。勒·米爾把自己的兒子雅科夫·勒·米爾派作商務代表,與斯豪津一同航行。1615年6月中旬,這兩艘荷蘭船駛出了須德海海灣,然后朝西南方向行進。較小的“合恩”號航船在大西洋的海面上失火,船上的人員被救出來后轉移到較大的“恩特拉克斯特”號船上。1616年1月中旬,斯豪津的航船行至麥哲倫海峽的東部入口處海面上,但是,不論是麥哲倫海峽的航道還是繞過好望角的海路,都全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控制,沿這兩條航線無法行駛。
南半球仲夏季節的1月24日黎明時刻,斯豪津看見對面有一片覆蓋著白雪的山岳地帶(南緯55°),這是火地島東南部的一個海角。幾個小時以后,在他的面前又出現了一片地勢較高的陸地。兩塊陸地被一條“很好的海峽”截然分開了,于是斯豪津把這條海峽命名為勒·米爾海峽。1月28日,這些荷蘭人徑直航進到東部的那片陸地附近,他們僅僅查看了這塊陸地一部分海岸線,就慌忙作出結論說,這片陸地是南大陸的北部一個突出角。為紀念荷蘭政府,他們把這塊陸地命名為國會地,稍后一些時候被國會地證明是一個較小的島嶼。這個島嶼現屬于阿根廷,它的名稱叫埃斯塔多斯島。
穿過勒·米爾海峽之后,這些荷蘭人向西南航進。斯豪津寫道:“我們所遇到的是巨大的海浪和蔚藍色的海水,這種顏色的海水更加使我們確信,我們現在已經置身于南大洋(太平洋)的海面上了。我們高興萬分,因為我們覺得已經發現了一條迄今人們尚未知道的航線……1月29日傍晚時刻,我們在西北部又看見了一片陸地,陸地上高山聳立,山尖白雪點點,這片陸地的尾部形成了一個尖突的海角,我們就把這個海角稱為合恩角……”就這樣,繼西班牙人奧塞斯和英國人德雷克之后,斯豪津第三次發現了這條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最重要的航道。但是,勒·米爾和斯豪津在發現了一個臆造的南部大陸海角——國會地之后,又發現了另一個臆造的南部大陸的突出角——火地島。不僅如此,他還證實了火地島是一個海島,而不是南部大陸的北角。因為當時人們還無法證實,人們很長一段時間認為合恩角是火地島的極點,事實上,合恩角位于一個不大的合恩島上。
為了奪取馬魯古群島的香料,勒·米爾和斯豪津在太平洋的海面上行進到南緯15°左右的海區,然后朝西方穿越洋面。在航途中,他們發現了土阿莫土群島中的幾個珊瑚島嶼和薩摩亞群島西南部的3個火山島。從這三個火山島出發,他們朝著新幾內亞的北岸航行。他們沿新幾內亞的海岸向前航行,在離海岸線不遠的海區發現了幾個不大的火山群島(位于南緯2°、東經145°),并在東經136°線附近的赤道一旁(新幾內亞東北海角)發現了一個較大的斯豪津群島。
但是,當他們駛近馬魯古群島時,卻落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人員手中,那些人員以破壞了該公司商業壟斷權的罪名逮捕了他們,并用公司的一艘船把他們押送回荷蘭。據傳,勒·米爾在返回途中死去,斯豪津被送回國后獲得了自由。威廉·斯豪津所著的《奇異游歷之日記》一書于1619年在阿姆斯特丹用法文出版,后來這本書還重印了40次之多。
上一篇:發現新大陸
下一篇:基洛斯之再探南波利尼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