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受到別林斯基批評
果戈理(1809—1852),生于烏克蘭地主家庭,從19歲(1828)移居彼得堡,因此他對俄國鄉村和都市生活都比較熟悉。他是俄國作家,被批評家別林斯基認定的真正的人民作家,普希金死后俄羅斯文學的領袖。他早期所發表的幾部作品也確證明了這一點。1831年,他發表短篇小說集《狄康卡近鄉夜話》,反映出烏克蘭人民的熱情,樂觀的的性格。在中短篇小說集《密爾格拉得》中,他開始以諷刺手法反映社會生活,其中《塔拉斯·布爾巴》,通過老塔拉斯的生動形象歌頌了烏克蘭人民的斗爭;《舊式的地主》《伊凡·伊凡諾維奇和伊凡·尼基福羅維奇吵架的故事》,刻畫地主的庸俗猥瑣。他的諷刺喜劇《欽差大臣》和長篇小說《死魂靈》是他創作的頂峰,從中諷刺了俄國農奴制度下停滯落后的社會,塑造了許多動人的典型人物。他晚年因受保守的斯拉斯派的影響而思想發生異常變化,公然發表《與友人書信選集》(即與斯拉斯派某些成員的書信選集),從中說什么他以前所寫的一切都是毫無益處的,一再為專制政體辯護,宣揚基督徒的順從與虔誠,歌頌農奴制和教會,立即受到別林斯基的批評。別林斯基是以公開發表《給果戈理的一封信》的方式批評他的。別林斯基指出,他這是背叛人民的利益。別林斯基說,以前自己曾經用一個和祖國血肉相連的人的全部熱情愛過他,象愛祖國的希望、榮譽、光榮、象愛祖國的自覺、發展與進步中的一個領袖那樣愛過他,但今天,在“廢除農奴制度,取消體刑,盡可能嚴格地至少把那些已有的法律付諸實施”的俄國,不能容許他由一個農奴制的批判者變為一個農奴制的維護者,由一個現實主義作家變為一個宗教教義的鼓吹者,別林斯基說,他那本《與友人書信選集》使他在讀者眼中降低了身價。
一個作家到了晚年,在重大社會變革面前,依然存在思想發生異常變化的可能,而這種變化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來自反動派的影響,尤不能疏忽。一個作家寫出一部或一些好作品來,并不能說明和保證他一生所寫的作品全是優秀之作。作家必需時時和祖國、人民站在一起,才能寫出有益祖國和人民的作品。果戈理的教訓是深刻的,作家們應當引以為戒啊。
上一篇:杰茜的憤懣
下一篇:查理一世對西班牙城市的高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