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保楨與宮保雞丁
丁保楨,原籍貴州,清咸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后來調任四川總督。
丁保楨一向鐘愛辣椒,并且很喜歡吃爆炒的豬肉、雞肉等菜肴。據說丁保楨在山東巡撫任職的時候,他親自選料、配料,讓家廚制作“醬爆雞丁”等菜,味道很不錯,但那時這道菜還沒有出名。調任四川總督之后,每當他宴客,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味道鮮美,客人都說好吃。后來他由于戍邊御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人稱“丁宮?!?,傳頌和仿制丁宮保家的炒雞丁,美稱“宮保雞”,遂成為當地名菜“宮保雞丁”。
山東、北京、遼寧等地也有宮保雞。據傳貴州、四川、山東還曾對宮保雞到底源自何地進行過研究。據史料分析,丁保楨前期在貴州,后期在山東、四川為官,于四川病故,沒有告老還鄉。所以,只能是丁宮保把貴州創制的炒雞丁傳至四川,不可能把四川的宮保雞丁傳到貴州。
后來丁家后代祭祀宗祠,也必備炒雞丁為祭品。由于此菜用公雞肉丁爆炒而成,所以有人誤稱為“公爆雞丁”或“宮爆雞丁”。
上一篇:一品大員當街遇刺-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下詔求言失敗原因-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