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洵、朱由崧》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朱常洵、朱由崧》人物故事小傳
朱常洵(公元?—1641年),明神宗第三子,福王。其母鄭貴妃專寵,以此備受優(yōu)遇,先后賞賜以億計,國庫為之空虛。光宗為神宗長子,然久不立太子,群臣疑鄭貴妃謀立朱常洵,遂交章言立儲之事,遂成為萬歷朝的重大政爭,史稱“爭國本”。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光宗被立為太子。皇儲已定,朱常洵也于這年被封為福王,國洛陽,四十二年就藩。在藩奪民田,請淮鹽,耽女色,疏政事。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李自成起義軍攻克洛陽,殺朱常洵。
朱由崧(公元?—1645年),明福王朱常洵長子,繼福王位,南明弘光帝。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起義軍攻占北京,朱由崧逃至淮東。四月,鳳陽總督馬士英迎至南京,擁立為帝,改元弘光。次年,清軍攻克南京,朱由崧被俘,死于北京。
〔正 史〕
福恭王常洵,神宗①第三子。初,王皇后無子,王妃生長子,是為光宗。常洵次之,母鄭貴妃最幸。帝久不立太子,中外疑貴妃謀立己子,交章言其事,竄謫相踵,而言者不止。帝深厭苦之。二十九年②始立光宗為太子,而封常洵福王,婚費至三十萬,營洛陽邸第至二十八萬,十倍常制。廷區(qū)請王之藩者數(shù)十百奏。不報。至四十二年,始令就藩。
先是,海內(nèi)全盛,帝所遣稅使、礦使遍天下,月有進(jìn)奉,明珠異寶文毳錦綺山積,他搜括贏羨億萬計。至是多以資常洵。臨行出宮門,召還數(shù)四,朝以三歲一入朝。下詔賜莊田四萬頃。所司力爭,常洵亦奏辭,得減半。中州腴土不足,取山東、湖廣田益之。又奏乞故大學(xué)士張居正所沒產(chǎn),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州雜稅,并四川鹽井榷荼銀以自益。伴讀、承奉諸官,假履畝為名,乘傳出河南北、齊、楚間,所至騷動。又請淮鹽千三百引,設(shè)店洛陽與民市。中使至淮、揚支鹽,乾沒要求輒數(shù)倍。而中州舊食河?xùn)|鹽,以改食淮鹽故,禁非王肆所出不得鬻,河?xùn)|引遏不行,邊餉由此絀。廷臣請改給王鹽于河?xùn)|,且無與民市。弗聽。帝深居久,群臣章奏率不省。獨福藩使通籍中左門,一日數(shù)請,朝上夕報可。四方奸人亡命,探風(fēng)旨,走利如騖。如是者終萬歷之世。
及崇禎時,常洵地近屬尊,朝廷尊禮之。常洵日閉閣飲醇酒,所好惟婦女倡樂。秦中流賊起,河南大旱蝗,人相食,民間藉藉,謂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陽富于大內(nèi)。援兵過洛者,喧言:“王府金錢百萬,而令吾輩枵腹死賊手。”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方家居,聞之懼,以利害告常洵,不為意。十三年③冬,李自成連陷永寧、宜陽。明年④正月,參政王胤昌帥眾警備,總兵官王紹禹,副將劉見義、羅泰各引兵至。常洵召三將入,賜宴加禮。越數(shù)日,賊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縋而出,用矛入賊營,賊稍卻。夜半,紹禹親軍從城上呼賊相笑語,揮刀殺守堞者,燒城樓,開北門納賊。常洵縋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賊跡而執(zhí)之,遂遇害。兩承奉伏尸哭,賊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齏粉無所恨。”賊義而許之。桐棺一寸,載以斷車,兩人即其旁自縊死。王妃鄒氏及世子由崧走懷慶。賊火王宮,三日不絕。事聞,帝震悼,輟朝三日,令河南有司改殯。
十六年秋七月,由崧襲封,帝親擇宮中寶玉帶賜之。明年⑤三月,京師失守,由崧與潞王常淓俱僻賊至淮安。四月,鳳陽總督馬士英等迎由崧入南京。五月庚寅,稱監(jiān)國。以兵部尚書史可法、戶部尚書高弘圖及士英俱為大學(xué)士,士英仍督鳳陽軍務(wù)。壬寅自立于南京,偽號弘光。史可法督師江北。召士英入,分淮、揚、鳳、廬為四鎮(zhèn),以總兵官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高杰領(lǐng)之。
由崧性閽弱,湛于酒色聲伎,委任士英及士英黨阮大鋮,擢至兵部尚書,巡閱江防。二人日以鬻官爵、報私憾為事。事詳諸臣傳中。未幾,有王之明者,詐稱莊烈帝太子,下之獄。又有婦童氏,自稱由崧妃。亦下獄。于是中外嘩然。明年⑥三月,寧南侯左良玉舉兵武昌,以救太子誅士英為名,順流東下。阮大鋮、黃得功等帥師御之。而我大清兵以是年五月己丑渡江。辛卯夜,由崧走太平,蓋趨得功軍也。壬辰,士英挾由崧母妃奔杭州。癸巳,由崧至蕪湖。丙申,大兵至南京城北,文武官出降。丙午,執(zhí)由崧至南京。九月甲寅,以歸京師。
《明史》卷一二○
[注 釋]
①神宗: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鈞,公元1573—1619年在位。②二十九年:即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③十三年:即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④明年: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⑤明年: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⑥明年: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弘光,南明福王朱由崧的年號。
上一篇:《曹吉祥》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曹吉祥》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朱彝尊》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朱彝尊》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