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學習敵人吧!
山居耕田苦。難以得食。起而為吏。
身貪鄙者余財。不顧恥辱。身死家室富。
又恐受賕枉法為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
念為廉吏。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廉吏安可為也。
——(先秦)無名氏《優孟歌》
從總體上來說,楚國一直處于被晉國壓著打的局面。這種屢戰屢敗的局面讓楚國的貴族產生了改革的欲望。
要想改革,首先需要找到一位可以執掌全局的能吏。
孫叔敖出身于氏,家族早就沒落,年少時非常窮困,不過為人好學善良,很受周圍人的尊敬。當時,楚國北部地區的淮河泛濫,災害頻發,孫叔敖就毛遂自薦,做了一名治水的小官吏。
治水的經歷讓孫叔敖積累了大量的政治管理經驗,深刻認識到楚國的民間疾苦和社會問題,也讓孫叔敖聲名鵲起。
經過虞邱子的舉薦,孫叔敖得到楚莊王的重用。度過一段時間的“實習考察”期后,公元前599年,孫叔敖升為令尹,輔佐楚莊王開始改革。
首先是發展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芍陂原來是一片低洼地,孫叔敖就發動民夫數十萬人,修筑堤堰連接東西的山嶺,開鑿水渠引來河水,造出了一個人工大湖。有水閘可以調節水量,既防水患又可以灌溉澆田,從而振興了楚國的經濟。孫叔敖還勸導百姓利用秋冬農閑季節上山采伐竹木,再在春夏多水季節通過河道運出去賣掉。這樣使資源得到合理利用,也利于國家富足和百姓生活的改善。在孫叔敖的治理下,楚國很快出現了一個“家富人喜,優贍樂業,式序在朝,行無螟蜮,豐年蕃庶”的局面,徹底改變了靠天吃飯的耕作模式。
其次是整頓市場。當時的楚國市場上的錢幣比較混亂,各種仿貝錢幣都在流通,也有些地方用金銀進行交易,在一些偏遠的地區則是以物易物,其中最高級別的是貝殼形狀的銅幣,叫做“蟻鼻錢”,也稱為“鬼臉錢”。楚莊王卻覺得錢幣混亂不利于市場交易,下令鑄造大幣。這種大幣仿照晉國刀幣鑄造,不為老百姓所喜歡,而且面額超過價值,發行和使用讓百姓特別是大商人們蒙受了巨大損失。于是一些商販紛紛放棄商業經營,讓市場蕭條起來,嚴重的甚至有一些國人不愿意在城市里居住謀生。這次幣制改革影響了社會的安定,反饋到孫叔敖那里后,立馬通過莊王進行了調整:恢復原來的幣制,不過選擇發展程度最高的貨幣蟻鼻錢作為官方鑄幣,其他所有的貨幣都用蟻鼻錢進行換算。這種做法讓市場迅速繁榮起來,楚國的商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最后,孫叔敖還主導了楚國的軍事變革。當時,全“天下”最強大最先進的軍事國家是晉國,孫叔敖學習晉國的軍事制度,選擇其中適合楚國的部分,制定了楚國的軍法,讓楚國的軍隊有統一的法令可依;他嚴格制定軍事獎懲制度,根據莊王的命令,選擇提拔了一批中小軍事貴族將領;他還改革楚國的戰車,讓其更適合在北方平原上作戰。
改革過程中,孫叔敖非常善于變通,來推行政令。在戰車變革過程中,楚莊王曾認為當時楚國的車子太小,于是打算下命令全國一律改造高大的車子。孫叔敖勸諫,若以命令行事,會招致百姓反感,不如把都市街巷兩頭的門限做高,低小的車過不去,人們就會自覺制造高車了。
孫叔敖成功地改革楚國,和楚莊王的支持分不開也和其個人魅力分不開。
孫叔敖第一次做楚國的令尹時,整個都城官吏和百姓都來祝賀這個新貴。有一個老人,穿著麻布制的喪衣,戴著白色的喪帽,最后到場。面對吊喪,孫叔敖整理好衣帽出來接見了他,對老人說:“我今天得以擔任令尹,人們都來祝賀,只有您來吊喪,莫不是有什么話要指教吧?”老人說:“是有話說。當了大官,對人驕傲,百姓就要離開他;職位高,又大權獨攬,國君就會厭惡他;俸祿優厚,卻不滿足,禍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對方身份卑微,行為詭異,可是孫叔敖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反而將他引入府邸,拜他為老師。
在擔任令尹期間,孫叔敖輕車簡從,吃穿儉樸。秉承著這種理念為相,楚國飛速發展,而這位令尹,家窮四壁,死時連買棺木的錢都無法湊齊,而死后其子靠砍柴度日。
上一篇: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
下一篇:讓秦人再哭五十年-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