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主要創始人被開除出黨
陳獨秀與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但結局卻大不一樣。李大釗同志為了黨的事業與民族的解放,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受到后世人民的紀念和崇敬。陳獨秀則由于堅持錯誤,終被開除出黨。
1920年2月初,陳獨秀為了避免反動政府對他的迫害,從北京返回上海。為了保護戰友,李大釗親送陳獨秀至天津,一路上,兩人詳商了建黨的有關事宜,約定分別在上海和北京進行建黨活動。這就是我黨歷史上著名的“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0年8月,陳獨秀發起成立了上海共產黨支部,聯絡各地的建黨活動。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陳獨秀以其在建黨工作中積極貢獻和威望,缺席當選為中央局書記。此后,一直到黨的“五大”,陳獨秀歷任中共中央委員長、總書記等職務,是我黨這個時期的主要領導者。在共產國際的幫助指導下,陳獨秀主持制定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確定了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為大革命高潮的到來奠定了政治基礎。1925年5月,“五卅運動”爆發,陳獨秀以中央總書記的身份坐鎮上海,親自籌劃指揮,積極推動中國革命的發展。然而與此同時,陳獨秀也形成了以“二次革命論”為理論基礎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并在黨的實際工作中加以貫徹執行,因而最終導致了大革命的失敗。
大革命失敗后,陳獨秀開始了他一生政治生涯中的第二次轉折,走上了與黨分離的道路。他的思想由右傾機會主義發展為取消主義,行動上則先形成所謂“中國共產黨左派反對派,”進而與托洛茨基相呼應,組織中國托派組織。1929年7月,“中東路事件”發生后,陳獨秀更是全面攻擊共產國際和黨中央的政策,拒絕黨的批評和挽救。11月15日,中共中央決定開除陳獨秀等人的黨籍。
歷史證明,任何個人,只有順應時代的潮流,與廣大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才會發揮出他的才能。五四時期的陳獨秀,高舉著科學與民主的大旗,呼喚著新文化運動的風雨,成為中國一代青年的良師,“思想界的明星。”五四以后,他順應中國歷史發展的潮流,走上了馬克思主義道路,創建了中國共產黨,成為蜚聲中外的風云人物。但是,歷史也證明,任何人,如果違背歷史的發展方向,企圖逆歷史潮流而動,那么,就會被歷史的車輪所拋棄,偉大就會變成渺小,英雄就會成為小丑。大革命后的陳獨秀,以自身的所作所為抹去了他的光輝,因而也使他成了一名悲劇人物。
上一篇:兒童劇作家的苦惱
下一篇:具有政治野心的牧首尼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