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昔日佛道勝地,今朝旅游佳處—江西宗教文化·道教勝跡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它形成于東漢末年,方術、巫術是它的前身。東漢末年形成的原始道教,主要活動于下層勞動人民中,并與農民反對封建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的活動結合在一起。起初道教分為由張陵創立的“五斗米道”和由張角創立的“太平道”兩派,后僅五斗米道獨傳。五斗米道徒尊張陵為“天師”,因此這一教派又稱天師教,天師教經過葛洪、陶弘景和寇謙之等人的改造與發展,逐漸成了為封建統治服務的道教正統了。
張陵自幼兼習《道德經》與儒經,他杖策云游,在余汗云錦山(今江西貴溪龍虎山)修道煉丹。據說“丹成而龍虎現”,人們便把云錦山改名龍虎山。后來龍虎山便成了道教祖山,山外天師府、上清宮便是南方道教的祖庭。除此而外,早期道教的重要人物葛洪、陸修靜等人也曾在江西活動,新建縣西山、南城麻姑山、寧都金精山等處又有許遜、麻姑、張麗英等“仙人”的遺跡。這些仙道人物的事跡多系傳說,無從考證。與之有關的山水名勝則成為道教文化的傳播之地。
龍虎山天師府 江西龍虎山,舊名云錦山,在貴溪縣境,群山之中兩峰對峙,狀若龍虎。漢時張陵曾在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故更名龍虎山,被道教徒視為道教最早之發祥地,并尊為道教第三十二福地。山麓有正一觀遺址,相傳是張陵修道煉丹的地方,至今尚有丹井、丹灶、飛升臺等遺跡。龍虎山地處武夷山北沿,風景奇麗無比。古人游歷此境,留下了許多摩崖題刻。
龍虎山一帶頗多宮觀,最著名的為龍虎山中之“正一觀”、貴溪上清鎮之上清宮與天帥府。前兩處已基本被毀,僅存后者。天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明太祖易“天師”之號,故也稱“大真人府”,是歷代天師起居之所。作為皇帝敕建的大型宅第,天師府始建于宋,元、明重修擴建?,F存建筑大體是明初之物。府第主要由府門、大堂、三省堂、萬法宗壇、書屋等建筑組成,規模宏大,殿宇樓閣,雕梁畫棟,是一處封建王府式建筑。院內豫樟成林,古木參天,古樸典雅,有“南國第一家”之稱。府內建筑布局成“八卦”,是道教獨有的建筑風格。龍虎山天師府不僅在道教中居顯赫地位,為天師道祖庭,而且有眾多之道教文物古跡,如元代鑄造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斤的大鐘、趙孟俯手書道教碑等。現在天師府為道教正一派祖庭。由于它在道教徒中地位崇高,且影響及于世界,故國內外游人及香客很多。
西山萬壽宮 西山古稱散原山、逍遙山,地處新建縣境。西山是一座道教名山,仙道人物棲居此山的傳說由來已久。相傳黃帝之時“洪崖仙人”乘鸞來此山煉丹,至今尚有“洪井”、“鸞崗”。此外還流傳著梅福、葛洪的仙跡,然而“洪崖仙”、“梅仙”、“葛仙”的事跡與影響都不及“真君”許遜。萬壽宮的前身,就是凈明道祖師許遜故宅。許遜出生漢末亂世,他自幼勤苦勞作,博通經史及天文地理、陰陽五行之學。他還拜“大洞真君”吳猛為師,入山修煉道術。他任旌陽(今湖北枝江)縣令時曾用神丹秘方拯救過無數生靈。他還因治水有績被人們塑造成斬蛟“大仙”。許遜死后,人們在其故居建立許仙祠,后幾經更改,在宋徽宗時期依洛陽崇福宮樣式重建,并定名為玉隆萬壽宮。萬壽宮現存主體建筑有正殿、三清殿、三官殿、諶母殿和關帝殿。正殿前的古柏相傳許遜所植,古井相傳是鎮鎖“孽蛟”之處。江西的民眾都對“真君”許遜懷有一種特殊的敬慕之情。此外,在省城南昌有一座創建于南宋的鐵柱觀,明嘉靖時改稱“妙濟萬壽宮”,也是為祭祀許遜而建立的。城南十五里處的青云譜,也是與許遜有關的道教建筑。
廬山簡寂觀 漢魏六朝時期,道教在江西有三件大事:“張天師”在龍虎山下建立本教祖庭是其一,“葛仙翁”在三清山等處修道煉丹為其二;其三則是陸修靜在廬山簡寂觀整理道藏。陸修靜是道教史上早期最著名的學者,他一生著道論一百余篇,在搜集整理道經的基礎上編成《三洞經書目錄》。公元477年,陸修靜在崇虛觀逝世,獲謚“簡寂”。為了紀念這位道教學者,他在廬山整理道教經典的太虛觀被改名簡寂觀。觀中有演經禮斗石,觀后有放生池、浮來石、藥臼等遺跡遺物。
廬山與仙道結緣已久,它被道書列為“三十六洞天”的第八洞天。南朝至唐宋間,廬山道教也和佛教一樣處于鼎盛階段。南朝所創道觀除簡寂觀外還有祥符觀、先天觀、景德觀等名觀。唐宋所建則有白鶴觀、廣福觀、尋真觀和昭德觀,而最有名的要數北麓太平宮,然今已無跡可尋。此外,廬山之上的仙人洞和御碑亭也與仙道人物有關。仙人洞位于懸崖邊沿,洞側原有僧人結庵奉佛,清嘉慶以后佛庵為道士所占,改祀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故有“仙人洞”之號。
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玉山、德興二縣交界處,由玉京、玉華、玉虛三座山峰組成。三峰高聳于懷玉群之上,猶如道教所崇“三清”仙境,故總名三清山。
三清山是道教之山,它被道書列為“七十二福地”。西晉方士葛洪曾入此山修道煉丹,至今有丹井、丹灶遺址。玉京峰上有元明兩朝所建天門、牌坊,還有三清觀、道士古墓、西華塔等。牌坊橫額大筆書刻“少華福地”四字,兩邊楹聯題:“高凌云漢,江南第一仙峰,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边@是對三清山的自譽。三清山不僅是道教名山,而且是極有觀賞價值的自然風景區。人們稱譽它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和廬山之秀。其峰嶂之峻峭,泉瀑之奇麗以及動植物之珍貴,使人心馳神往。近年以來,三清山已辟為旅游區,吸引了大批游客。
上一篇:臺灣文化·臺灣的宗教和民間信仰·道教、道觀和道士
下一篇:吳越文化·吳越濃厚的經商傳統·都市商業及江南商業網絡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