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促起兵·父子身亡
唐睿宗李旦即位后,朝政完全把持在武則天手中。她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對異己勢力和唐朝宗室著意防犯,尋機便殺,徐敬業(yè)起兵反抗武則天后,她便加快了清除唐宗室勢力的步伐。垂拱4年(688)7月,武則天以明堂建成,當行大京之禮為名,召集唐宗室集于京城。越王李員懷疑武則天是借此機會欲將唐宗室一網(wǎng)打盡,其子李沖(時為博州——今山東聊城西北刺史,瑯琊王)便偽作皇帝璽書,說武則天欲篡唐,要求韓、魯、霍、越、紀等諸王共同起兵,反抗武則天。李沖率先倉促起兵,但諸王卻沒有起兵響應的,李沖只好率所部5000余人進擊武水(今山或聊城西南),初戰(zhàn)即不利,李沖深感沮喪,信心隨減,無奈回師博州,被守門者殺死。其父李貞因父子的關系,知李沖起兵后,亦在豫州(今河南汝南,匆忙起兵相助,并派兵攻破了上蔡縣(今河南上蔡),同時,又以虛言鼓動其部下說:瑯琊王已攻破魏、相數(shù)州,有兵20萬,很快就會打到這里,你們要勇敢作戰(zhàn)。他還征發(fā)其屬縣兵7000人,分為五營,自領中營,設置官署,起用了500余名新官吏。但其屬下大多是因脅迫才跟從他的,因而軍無斗志。武則天派左豹韜衛(wèi)大將軍曲崇裕等率軍攻打李貞,其實李貞聽說李沖已敗亡,又知唐大軍來攻,心生恐懼,欲將自己捆鎖起來去京師請罪,后來得到一些新兵,又想抵抗,但終于抵擋不住唐軍的攻勢,兵敗自殺,他的小兒子李規(guī)縊殺其母親后亦自殺,李貞父子起兵僅20日便失敗了。
李貞以反對武則天奪李唐天下而起兵是有一定號召力的,但一則時機不成熟,二則與其他諸王沒有可靠的聯(lián)系和保證,甚至父子之間也缺乏配合,各自倉促起兵,起兵后遇強即弱,猶疑不決,終于惹來殺身之禍。
上一篇:從管仲到岳飛看親賢則昌近佞則亡
下一篇:傳信遲誤致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