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觀火·伏允伺隙,鐵勒效誠
604年,隋文帝駕崩。太子楊廣即位,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隋煬帝。伏允派其子順前來朝賀,煬帝悄悄吩咐侍臣:“好生招待,嚴加看管,沒有我的批準不許順返回吐谷渾(即鮮卑人的一支,居地在今甘肅以西) !”侍臣知道,皇上已在準備討伐吐谷渾了。恰在此時,鐵勒(匈奴人之一支)侵犯隋朝北方邊境,煬帝派將軍馮孝慈出敦煌迎擊,孝慈作戰失利。鐵勒人知道隋煬帝不是一個好對付的角色,覺得闖了大禍,連忙派使者向煬帝謝罪,并請求降附隋朝。煬帝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何不讓鐵勒攻打吐谷渾,我大隋坐收漁利?于是派黃門侍郎裴矩充當慰撫使者,暗示鐵勒,隋朝接納它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鐵勒人必須擊敗吐谷渾以示誠信。鐵勒人本來就是靠寇掠為生的,且人人精于騎射,所以對隋朝的這一交換條件毫無異議,當即滿口應承。裴矩回京不久,鐵勒的使者就已隨后趕來報捷,原來鐵勒人行動極為迅速,襲擊吐谷渾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吐谷渾王伏允兵敗東走,現正保于西平(治今青海樂都縣)。煬帝大喜,立即著手進行落井下石的工作,派了觀王楊雄、許國公宇文述分別從澆河、西平出兵掩殺。伏允尚未從鐵勒人的那場襲擊中回過神來,隋軍又跟來批亢搗虛,他哪里還有還手之力?當然又大敗一場,帶著滿身創傷繼續其逃亡生涯。隋軍大獲其利,收降吐谷渾人十余萬口,奪得六畜三十余萬。由于宇文述在后緊迫不舍,伏允簡直沒有喘息的余地,不得已一頭竄進青海南面的山谷里躲避鋒芒。于是伏允故地皆成無人曠野,自西平以西,且末(治今新疆且末縣)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全部成為隋朝領地。隋煬帝在這片廣大的地域里設置郡縣戍鎮,發天下罪名較輕的犯人徙居其地。為了進一步孤立伏允,煬帝繼續扣留伏允之子順,最后逼得伏允客居黨項(羌人族)了事。煬帝本來還想以偷梁換柱之計立順為吐谷渾王,徹底架空伏允,因順之部下內訌而未能遂愿。盡管如此,煬帝如此輕易地就將吐谷渾的疆土納入了隋朝版圖,也堪稱蓋世奇功了。(《隋書·吐谷渾傳》)
上一篇:審時察勢·仁恭改節,武周逞雄
下一篇:圍城打援·伏兵麻田,強敵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