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和施耐庵的《水滸》官司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寫的是梁山泊一百單八位好漢除暴安良、殺富濟貧的故事,歷來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它的作者到底是誰呢?卻是眾說紛紜,至今仍無法確定。
《水滸傳》大約成書于元末明初。從明代開始,各種書籍中就對《水滸傳》的作者記錄得很不一樣,有說是羅貫中著的,也有說是施耐庵作的。歷代流傳的各種《水滸傳》本子上署的作者也各不相同:一百回本署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篆修;一百一十回本署錢塘施耐庵編輯;一百十五回本署東原羅貫中編輯;一百二十回本署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篆修;一百二十四回本署東原羅貫中參訂;《水滸傳評林》署中原貫中羅道本名卿父編集;七十回本署東都施耐庵撰。紛紛雜雜,究竟哪一個可以為據呢?后來流傳最廣的《水滸傳》是明末清初大批評家金圣嘆刪節過的七十回本。因為這種本子有一篇署名“東都施耐庵”的序,使人認為它的作者就是施耐庵。但是既然小說都經過了金圣嘆的大量刪改,很難說序不是偽造的,作者也就無從說起。與金圣嘆同時代的周亮工就不相信他的話。
對施、羅兩人的籍貫、履歷進行調查,也是獲得解開作者之謎的線索的一種方式。但是有關兩人生平的資料在各種書中被記錄得五花八門,矛盾錯舛很明顯,很難確證。解放后曾經在蘇北興化縣縣志里發現了一篇明代淮安人王道生寫的《施耐庵墓志》,但許多專家認為這篇墓志文理似通非通,可能是后人偽造的。蘇北興化縣、大豐縣有施耐庵的墳墓和祠堂,大豐縣白駒鎮還有奉施耐庵為祖先的施家舍,就算確認了施的籍貫也不能憑這個證明他就是《水滸傳》的作者。日本人的《支那小說閑話》里還有施羅兩個是朋友的說法,但也無法找到證據。雖然經過多方的努力,《水滸傳》的作者仍然是一個謎。魯迅先生在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中說:“疑施乃演為繁本者之托名,當是后起,非古本所有。”他懷疑施耐庵是后代修訂整理《水滸傳》的許多人的托名,也許根本沒有施耐庵這個人。
數百年來,水滸故事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人們的喜愛,李逵、武松等英雄形象深入民心,但它的作者之謎卻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遺憾,還待后人的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上一篇:羅西榮譽之中埋危險
下一篇:羅馬奴隸制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