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
(唐)吳兢編著,是記載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年)君臣討論治國施政和資料匯編,是一部研究唐代,特別是唐初歷史的重要典籍,還是一部重要的政治謀略著作。本書分類編撰貞觀年間唐太宗和身邊大臣魏征、王 、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溫彥博、列泊、馬周、戴胃、孔穎達、嶺文本、姚思廉等45人的政論、奏疏以及重大政治措施等,較全面地反映了李世民君臣論政的主要內容。在今日習見的讀書通行本中,包括十卷四十篇內容,按君道、政體、任賢、求諫等分類安排,大體包括研究治國方針、接受歷代統治中的經驗教訓、培養封建統治的接班人以及精簡機構、選賢任能、謙虛謹慎、遵崇儒術等許多方面的具體材料。本書的價值表現在:一是它所反映的貞觀之治,在中國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是本書是作為封建統治者“治國安邦”的教材,對于今天仍有參考作用。從謀略學角度看,它無愧為中國古代政治謀略的重要著作。唐后很多皇帝提及本書,并請當時儒臣講解學習本書。清乾隆皇帝說:“余嘗讀其書,想其時,未嘗不亡多而嘆曰:‘貞觀之治’盛矣!”。因此說這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政治謀略著作。
上一篇:譚政
下一篇:賊喊捉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