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中國原子彈之父
——中國原子彈之父
鄧稼先(1924—1986),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原子彈、氫彈的主要組織者、設計者和研制者,人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1941年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1948年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物理系,1950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回國,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員。1958年擔任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理論部主任,肩負起研制原子彈的偉大歷史使命。
鄧稼先的幼兒時代是在清華園度過的。其父鄧以蟄教授是留美歸國人員,同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教授私交甚好,兩家同居于清華園西院。父輩間良好的關系也影響到了楊振寧和鄧稼先之間的感情。楊振寧僅比鄧稼先大兩歲,他們同在一所小學、中學讀書,只是相差兩個年級。楊振寧天資聰穎,才思敏捷;鄧稼先則聰明中透著沉穩,為人厚道。他們常常在課余時間一起復習功課,一起游玩,一起海闊天空地閑聊。兩個人的成才經歷也出奇的相似。抗戰期間兩人先后進了西南聯大,后來又在美國相見,都獲得了博士學位。
1950年8月20日,鄧稼先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物理系取得博士學位以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辦好一切手續,乘坐“威爾遜總統號”輪船,返回祖國。他重回祖國參加建設的心情太急切了,竟沒來得及向楊振寧辭別。他相信還會有和楊振寧再談天說地的機會,誰知這一別竟是21年!
從美國回來后,鄧稼先在錢三強、王淦昌領導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在工作中,鄧稼先扎實的理論基本功很快就顯示了出來。他多次發表優秀論文,完成了多項科研任務。1956年,鄧稼先得到組織批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也是黨對他回國后工作成就和思想素養的充分肯定。1958年春天,他接到組織通知,奉命研制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
從此以后,鄧稼先的名字就從公開場合和報紙、雜志等多種出版物上消失了。親朋好友甚至連他的妻子許鹿希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兒,只知道他在執行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任何人都不得接近。
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努力,鄧稼先和其他科學工作者終于使原子彈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上升了起來。這時已經是1964年10月了。此時鄧稼先已經離別妻子和其他親朋好友長達六年之久了。然而,他們都不知道原子彈的試爆成功凝聚著他六年的心血。
鄧稼先的岳父是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許德珩老人。當他聽到我國原子彈試爆成功的消息后十分興奮。有一次,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嚴濟慈來拜訪他,他對嚴老說:“咱們中國人自己能夠造出原子彈了。這下美國佬再也不敢欺負咱們了。你知道是誰造出來的嗎?這個人真了不起。”
“這個問題嘛,你以后去問你的女婿好了。”知道實情的嚴老用手拍著他哈哈大笑起來。許德珩老人似乎忽然領悟出了這話的意思,也跟著朗聲大笑起來。
1971年,鄧稼先兒時的伙伴楊振寧從美國回來,提出要見這位21年沒見的老朋友。在首都機場,兩位兒時的伙伴終于又見面了,然而此時此地,他們竟相見無語。
楊振寧一直想打聽我國原子彈試爆方面的問題。可是,他知道這樣機密的事情鄧稼先是不會對他說的。于是,楊振寧準備從側面來問。去上海前,在首都機場,楊振寧問鄧稼先:“據說中國試驗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著搞的。這消息是否確切?”
這個問題使鄧稼先犯了難。如果說自己不知道,等于是欺騙朋友;如果否認,不等于說明承認自己參與了原子彈試驗工作嗎?他仔細想了想,決定來個緩兵之計,對楊振寧說:“你先上飛機吧,我以后再告訴你。”
在楊振寧到達上海后,鄧稼先把這個問題向上級做了報告。最后周總理親自做了指示:“一定要讓鄧稼先如實告訴楊振寧,中國的原子彈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制造出來的,沒有一個外國人參加。”鄧稼先得到總理的親自批示后,連夜給楊振寧寫了一封長信,告訴了具體內情,并派人立刻送到上海,轉交楊振寧。當楊振寧接到信,知道實情,竟百感交集,熱淚滾滾而下。
中美建交后,楊振寧每次來華,都要與鄧稼先會面,暢談友情、學術理論和中國科學的發展。鄧稼先身患絕癥,楊振寧得到信息,特地從美國趕回來到醫院看望他,并送了一大束鮮花。
鄧稼先在臨終前對夫人和同事們說:“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都已經試爆成功,我已經死不足惜了。”
鄧稼先逝世后,國防部長親自在他的追悼會上致悼詞。自此,廣大中國人才知道,這位生前默默無聞,死后卻極其榮耀的鄧稼先,為中國的國防事業辛勤耕耘了三十多年,鄧稼先的名字這才為世界所熟悉。由于鄧稼先為中國國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黨和政府決定授予他“兩彈元勛”的榮譽稱號。
上一篇:賈思勰——重視實踐的農學家
下一篇:郭守敬——我國古代科學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