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攻南宋陜川之戰(110~114年)
金天會八年至十二年(1130至1134年),金軍主攻南宋陜川地區的作戰。
金軍全面進攻未能滅亡南宋,遂改為東守西攻,將主攻方向轉至陜川地區,企圖控制長江上游,為其沿江東下,迂回臨安(今浙江杭州)創造條件。
天會八年七月,金帝命右副元帥完顏宗輔為攻陜主帥,又將宗弼軍主力自六合西調洛陽,準備入陜作戰。八月,宋知樞密事兼川陜宣撫處置使張浚命熙河路經略使劉錫為都統制,節制川陜五路軍共18萬人,號稱40萬,倉促地向耀州(今屬陜西)、富平地區集結,企圖與金軍決戰。九月,宗輔集中兵力,出其不意,一舉擊潰南宋五路軍,迅速攻占渭水南北大部地區,迫使宋軍退守和尚原(今陜西寶雞西南)及階、成(今甘肅武都東南、成縣)等州。富平之戰后,入陜金軍進據鳳翔府(今屬陜西)等地。張浚為控扼由陜入川要道,確保四川,命秦鳳路經略使吳玠于大散關(今陜西寶雞西南)一帶憑險設防。吳玠召集散兵數千人,在大散關以東險隘和尚原列柵筑壘,積粟繕兵。九年,吳玠指揮宋軍以步制騎,以少勝多,多次擊敗金軍的攻擊,取得宋金戰爭以來首次大捷,金軍被俘千余,宗弼身中兩箭,遺棄鎧甲數以萬計,極大地鼓舞了南宋軍民抗金斗志。此后,南宋軍民又接連在饒風關(今陜西石泉北)、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要隘守衛戰中,擊敗金軍進攻,打破了金軍入川的企圖。
南宋中興四將圖卷(絹本設色,南宋劉松年作)。畫中人物為岳飛(左二)、張俊(左四)、韓世忠(右四)、劉光世(右二),其余為侍從。
上一篇:《金城戰役(195年7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金滅北宋之戰(115~117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