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詞話的缺憾
詩話詞話是一種漫談式的筆記著作,是宋元以來我國文藝批評的主要形式。這些著作既探討了文學理論,記錄了許多史實,也積累了大量資料,在創作和欣賞兩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而且大都筆調平易輕松,文字生動活潑,可讀性很強。但是詩話詞話也有一些缺憾,歸納下來有以下幾點:
一是經常斷章取義。詩話詞話常常從作品中摘出幾個句子,用以說明全篇的風格,甚至概括作家的風格。這就很容易失之片面。魯迅先生在《〈題未定〉草》中曾經談及摘句。他說摘句“往往是衣裳上撕下來的一片繡花,經摘取者一吹噓或附會,說是怎樣超然物外,與塵濁無干,讀者沒有見過全體,便也被他弄得迷離惝恍。最顯著的便是上文說過的‘悠然見南山’的例子,忘記了陶潛的《述酒》和《讀山海經》等詩,捏成他單是個飄飄然,就是這摘句作怪?!毕壬恼撌鰳O為精辟,我們也就毋庸多說了。
二是持論有失偏頗。詩話詞話是漫談的體式,所以作者寫起來隨意性較強,沒有很強的系統性,也缺乏理論深度,在一些書中甚至可以看到前后矛盾的現象。有些觀點的偏頗之處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認為“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也。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憋@然是十分錯誤的。鐘嶸的《詩品》將曹操列入下品,陶淵明也只被列入中品,這也是一個明顯的偏頗。
三是考訂不夠精確。詩話詞話作者或者憑借自己的記憶,或者沿用別人的說法而不去加以考訂,這就造成了大量的引用錯誤。
我們舉一個例子。羅大經《鶴林玉露》論比喻時說:
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憂端如山來,澒洞不可掇。”趙嘏云:“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頎云:“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是也。
在他引用的三個人的詩句中,杜甫詩“憂端如山來”當作“憂端齊終南。”“夕陽樓上山重疊”之句查遍趙嘏的詩集也難以找到?!罢埩繓|海水,看取淺深愁”其實是李群玉《雨夜呈長官》中的詩句?!耳Q林玉露》說是李頎詩句是沿用了《容齋隨筆》中的錯誤說法。由于詩話詞話中存在著這些缺憾,我們在閱讀時就要批判地吸收,深思而慎取,生吞活剝地全盤接受是不行的。只有對此有較為清醒的認識,我們才能得到有用的東西,而不致于以訛傳訛。
上一篇:詩言情——敘事的不足
下一篇:詩語獨立·讀者焉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