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新投降主義
1931年11月底,王明從蘇聯回國。12月9日,他在政治局會議作了《如何繼續全國抗戰和爭取勝利呢?》的報告,12月27日發表《挽救時局的關鍵》一文,1938年3月又寫了《三月政治局會議的總結》,系統地提出了右傾投降主義的主張:否認統一戰線中存在著階級差別和階級斗爭,抹煞國共兩黨在抗戰問題上的原則分岐;提出“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的錯誤口號,主張政府、軍隊、群眾組織等都統一于國民黨,放棄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輕視人民軍隊和根據地的發展,輕視游擊戰爭的作用,幻想依靠國民黨軍隊求得速勝,把抗日勝利的希望寄托于國民黨;嚴重破壞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把他所把持的長江局變成獨立王國。王明新投降主義給革命事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妨礙了華中敵后工作的發展,并導致了新四軍在皖南事變中的嚴重損失。1938年5月徐州失守后,黨中央決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到農村,準備和發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開創華中抗日根據地,以便和華北聯成一片。但是王明拒不執行黨中央的指示,他片面強調戰略的中心任務是“保衛大武漢”,仍把工作重心放在大城市,結果,城市的革命力量沒有及時地轉到農村,使我黨喪失了在長江流域發展革命武裝和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有利時機。
王明新投降主義給我們提供的教訓是:國民黨對共產黨由圍剿到“朋友”,這種策略的變化沖昏了王明和黨內一部分人的頭腦,使他忘記了國共兩黨的本質區別,走向投降主義。黨內的成分不純、理論水平不高,使王明的錯誤路線有一定的市場。如果奉行王明的投降主義路線,就會葬送整個抗日戰爭。
上一篇:王明“左”傾錯誤路線
下一篇:王晏何以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