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左”傾錯誤路線
王明原名陳紹禹,1931年1月由于共產國際代表米夫的極力扶植,在中共中央六屆四中全會上掌握了中央領導大權,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的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統治。
王明路線的主要錯誤在于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主觀地要超越民主革命階段直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他把中間派看作是最危險的敵人,反對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在革命道路和黨的策略問題上,他堅持“城市中心論”。在軍事問題上,他把紅軍的三大任務縮小為單純打仗一項。在組織問題上,推行宗派主義和懲辦主義的組織路線。在思想上則突出表現為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嚴重脫離群眾,脫離中國實際。
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給中國革命帶來了巨大危害。首先,他使我黨喪失了“九一八”事變后全國抗日民主運動高漲的大好形勢,沒能利用有利時機組織起抗日反蔣統一戰線。1933年19路軍在福建反蔣,王明等人反對與之聯合,實行一種關門主義政策,使我們黨陷入孤立。其次,他打擊陷害了一大批我黨優秀領導干部,他對黨內同志搞“殘酷斗爭”、“無情打擊”,各蘇區普遍肅反擴大化,許多同志被迫害致死,黨的力量嚴重削弱了。再次,他使我們黨的白區工作幾乎損失了百分之百。王明一伙盲目地推行所謂“進攻路線”,不顧條件地要求白區搞飛行集會、總同盟罷工等等,結果,很多黨的地下組織被破壞,大批同志被捕被殺。黨中央在上海也站不住腳,1933年1月不得不遷入蘇區。最后,王明一伙推行的軍事上的冒險主義和逃跑主義,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他們搞所謂“全線出擊”、“御敵人于國門之外”,讓紅軍與敵人打陣地戰,拼消耗,最后,不得不放棄根據地進行長征,整個蘇區的革命力量損失了百分之九十。直到1935年1月遵義會議上,我們黨才結束了王明錯誤路線的統治。重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紅軍和中國革命從此步步走向勝利。
在糾正王明的左傾路線中,我們應吸取的重要教訓是:必須提高全黨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不要被一些“左”的口號所迷惑,要辨清真假馬列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結合起來。要搞好黨的組織建設,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堅持黨內民主集中制,禁止在黨內搞宗派活動,不許打擊、迫害自己的同志。由于“左”帶有革命的色彩,往往比右的錯誤難于發現和克服,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糾正“左”的錯誤比糾正右的錯誤需要花更大的氣力,用更長的時間。對“左”的錯誤,不但要作政治上、組織上的清算,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全黨的思想教育。
上一篇:王安石的太學疑獄
下一篇:王明新投降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