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衡利弊,以靜制動》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崔林為尚書,后調出京城任幽州刺史。北中郎將吳質統領河北軍事,涿郡太守王雄對崔林的別駕說: “吳中郎將,是皇上親近看重的人,是國家的顯貴大臣。他持節統領軍事,各州郡沒有誰不向他寫信致敬,但是崔刺史從來不和他相往來。如果他以邊塞沒治理好為理由殺掉您,崔刺史難道能保護您嗎?”
別駕把這些話都告訴了崔林,崔林說:“我這個刺史把離開這個州看得像脫掉鞋子一樣,難道會牽累你嗎?這個州與北方的匈奴等族接界,應該用清靜的政策安定他們,侵擾他們就會觸動他們的反叛之心,那就只會給國家產生顧念北方的憂慮,我只是系心在此?!?/p>
崔林任官一屆,外族的侵犯騷擾都停息了;但仍因為不會巴結上司,被降職為河間郡太守,公共的輿論都替崔林鳴不平。
崔林后升為大鴻臚。龜茲王派兒子到朝廷來,朝廷贊美他不遠千里而來,獎賞龜茲王的禮物很豐厚。其他屬國也都派兒子到朝廷來,使者接連不斷,崔林擔心他們派來的人有的不是真的,只是暫且找些疏遠親屬的經商胡人,借他們來通使命,可以得到封贈之利,但道路上要護送,損失很多。勞苦自己的百姓,在無益的事情上耗費資財,被夷狄譏笑,這是過去留下的禍患。崔林于是發文書到敦煌說明意圖,并抄錄前代接待各國豐厚或簡約的舊例,使接待之禮有固定的標準。
曹叡即位,賜給崔林關內侯的封爵,又轉任為光祿勛、司隸校尉。他下屬的郡都精簡非法任命的超編官吏。崔林治理政務以誠相待,只選擇保留那些主要條例,因此離任后常常被人民思念。
上一篇:《權衡利弊:鄧芝出使東吳》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權衡利弊,曉以情理》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