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
普魯士王國的“鐵血宰相”,政治家、謀略家。出身普魯士容克,主張用強權和武力統一德國和進行統治。他當政時期,德國由軟弱的聯邦上升為強大的帝國。1862年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宰相,他天性狂妄,立即制定了以武力統一德國的計劃,實行“鐵血政策”。為實現統一,就必須打敗德意志境內最大的對手——奧地利,把各邦從奧地利的統治下解放出來。而這時又值德意志與丹麥發生領土糾紛,俾斯麥決定先打丹麥。他利用德意志的民族情緒,于1864年2月邀請奧地利一起發動了對丹麥的戰爭。意圖借助一個敵手的力量去消滅另一個敵手,同時借此提高普魯士的威信,奪回被丹麥宣布合并的石勒蘇益格和霍爾斯坦兩個公國,為領導統一掃清道路。1864年7月丹麥戰敗,10月簽訂《維也納和約》,被迫放棄對兩公國的統治權。普魯士得到石勒蘇益格,奧地利得到霍爾斯坦。普魯士對此非常不滿,與奧地利發生爭執。俾斯麥立即積極展開外交進攻戰略,先后得到俄、法在未來普奧戰爭中信守中立的允諾,又與意大利簽訂攻守同盟條約,以孤立奧地利。隨后俾斯麥立即向奧地利提出將霍爾斯坦讓給普魯士,遭到拒絕。1866年6月爆發普奧戰爭,意大利參加普方作戰。僅歷時7星期,奧軍大敗。8月簽訂《布拉格條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萊茵河以北各邦在普魯士領導下于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聯邦,主席由普王兼任,俾斯麥兼任總理,這是德意志統一道路上的決定性步驟。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戰敗,南德諸邦與北德聯邦合并。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標志著德意志統一的最后完成。俾斯麥堅定地維護神授君權制度,對內實行強權政治和強力政策。為了備戰,他不經議會同意即撥出大量軍費推行軍事改革計劃,后又解散了議會。為壓制輿論,下令取締新聞自由。為鎮壓社會主義工人運動,又實行“鞭子加蜜糖”的策略,一方面頒布一批工人社會立法,施以小恩小惠;一方面,實施《鎮壓社會民主黨企圖危害治安的法令》,實行白色恐怖,激化國內階級矛盾。德國社會主義工黨在馬克思恩格斯的幫助下,糾正了右的和左的兩種錯誤傾向,開展了反《非常法》的正確斗爭。一方面發展壯大黨的力量和工會組織,增加黨在選舉中的選票和議會席位,一方面領導工人大罷工。形勢迫使議會退讓,1890年俾斯麥也被迫辭職。
上一篇:付廣池經營管理藝術
下一篇:六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