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的南京臨時政府的教育改革
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在對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革命變革的同時,也對文化教育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在教育方面,1月9日成立了中央領導機關教育部,并任命蔡元培為教育總長。自此,南京臨時政府的教育改革拉開了序幕。第一,頒布了改革教育法令。于1912年1月19日通令公布了《中華民國教育部普通教育暫行辦法》。要求教科書務合于民主共合精神;規定廢除小學讀經科;明令初等小學可以男女同校,廢止獎勵畢業出身;注重對少年兒童進行科學知識和生產知識的教育。第二,制定了新的教育宗旨。1912年7月召開的全國臨時教育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蔡元培提出的新的教育宗旨,即“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第三,建立了教育行政組織。籌建教育部,并制定了教育部官制,并逐步制定了省級、縣級教育行政制度。第四,制定了“壬子癸丑學制”。學制不僅綜合了各種學校的法令,而且使得《暫行辦法》中的改革措施進一步具體化。第五,規定了各類學校的任務和課程設置。在元年1月19日公布了《普通教育暫行辦法》的同一天,還公布了《普通教育暫時課程之標準》,在7月召開的“臨時教育會議”之后,又陸續公布了小學、中學、大學、師范、實業等學校令,對前面的暫行措施作了進一步的修正和補充。南京臨時政府進行的這一系列教育改革,是資產階級取得政權后第一次對清末及歷代封建王朝傳統教育的革命變革。這種變革的中心是以資產階級教育的民主平等精神,取代以“忠君”、“尊孔”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以近代文化科學知識技術充實了課程內容,廢止了“讀經”一類封建傳統課程,使中國教育走向了近代化,從而促進了民國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
但是教育的改革,必須有穩定的政治經濟制定作為保證。當革命的領導權被篡奪的時候,一切教育的變革都將化為泡影。由于資產階級革命派在政治上喪失了革命警惕性,讓野心勃勃的軍閥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辛亥革命遭到了失敗,因而使得南京臨時政府的一切教育改革措施猶如曇花一現,封建的、傳統的教育又得以卷土重來。另外,從這些教育改革內容看,也表明資產階級革命派在教育思想上與封建教育觀念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反對封建傳統教育方面也有不徹底、不完全的地方,正是這種在教育革新上的軟弱表現,更使得教育改革隨著政權的喪失一觸即潰,北洋軍閥政府的復古教育得以施行。
上一篇:無計留春住
下一篇:曇花一現的比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