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希臘神火”,燒毀征服幻想
七世紀中后期,新興的阿拉伯人迅速攻占了拜占庭帝國的大片領土。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危在旦夕。然而強悍的阿拉伯人終于在拜占庭一種新式武器的打擊下全面失敗,在撤兵回國的途中又慘遭風暴的襲擊,以致全軍覆沒,成為阿拉伯人對外擴張第一次慘痛失敗。這就是公元674—678年阿拉伯第一次進攻君西坦丁堡戰役。
674年夏天,阿拉伯人在哈里發的兒子亞齊德領導下,制訂了攻擊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周密計劃,準備開展大規模軍事行動。阿拉伯人采取的軍事策略是,夏天從海路和陸路封鎖君士坦丁堡,陸軍在海軍掩護下對君士坦丁堡進行包圍;冬天則從君士坦丁堡撤退,回到西滋庫斯。這樣,包圍、撤退、再包圍,雙方的斗爭一直進行到678年。就在之個關鍵時刻,拜占庭人發明了一種新式武器——“希臘火”。“希臘火”又被稱為“硝火”,是一種原始的火焰噴射器。這是一種含有硝石、瀝青、硫磺和油的混合物,點著以后,用“虹吸管”投放到敵方的船上,立刻燃燒起來,用水也撲不滅,直到把船燒光為止。拜占庭人的這個重要武器,得益于一位叫卡里尼克斯的敘利亞人,他把這個發明獻給拜占庭皇帝。阿拉伯人在“希臘火”的神威之下,連續敗北,艦隊損傷極大。阿拉伯統帥齊亞德不得不暫時放棄攻占君士坦丁堡的計劃,遺憾地率殘存的戰艦回國。禍不單行。齊亞德的艦隊回國途中,又遭到風暴的襲擊,艦隊全軍覆滅。
阿拉伯人第一次進攻君士坦丁堡失敗的教訓,一是沒有找到制服對方“希臘火”的有效辦法;二是遠來征戰,年復一年,軍隊已經失去初戰時的士氣;三是地中海的狂風怒濤給失敗中的阿拉伯人雪中覆霜。
上一篇: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
下一篇:一樁論文剽竊案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