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長生不老迷住心竅的漢武帝
漢武帝,名劉徹,漢景帝之子。他的祖父文帝、父親景帝“與民休息”,使得漢代經濟恢復發展起來,社會財富增長,人口增多。在國富民強的情況下,劉徹登上了皇位。他改變了先祖的治國之術,加強中央集權:頒布“推恩令”,把諸侯國的權力收歸中央;“罷黜百家,獨尊懦術”,更加穩固了統治。又正如他的謚號“武”一樣,在北部邊境,他徹底打敗了屢屢侵犯漢境的匈奴人;南撫夷越,建立郡縣,加速了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
當了皇帝想“萬歲”,想長壽,想不朽,這是武帝的理想方式。漢武帝相信修道成仙,這給海上燕齊怪遇的方士以很大的刺激和鼓勵,他們竭力鼓勵武帝祭神求仙。于是武帝牽腸掛肚地修了五十年仙,用了數萬方士入海尋仙,滿懷希望能遇到真仙。可是候神神不來,入海無應驗,不死之藥也沒得到,卻候來了場巫蠱之禍。漢武帝后宮佳麗無數,爭寵成了宮闈斗爭的日常內容。由于武帝祀神求仙,招鬼用巫,使得后宮爭寵與巫術相結合起來。
先是武帝原配陳皇后不甘冷遇,采用巫蠱術邀寵,結果陰謀敗露,被廢在長門宮。后妃的爭寵又與廢立皇儲聯在一起。陳皇后被廢的另一原因就是不生子。接著衛子夫做了皇后,她有色又有子,做了三十八年皇后。衛后生子據,七歲立為皇太子。武帝開始對太子恩寵有加。武帝晚年寵幸河間趙婕妤。傳說她懷孕十四個月,生皇子弗陵。武帝視為神靈,認為和其母懷胎十四月一樣,天命在弗陵,所以奇愛少子。于是有一個叫江充的奸臣就順應了武帝的意愿,利用巫蠱術陷害太子據。巫蠱之禍開始了,朝廷損失了很多大臣,傷了元氣,并殃及百姓,太子據被逼無奈,斬江充,燒殺巫師,武帝以“太子反”的名義命丞相追捕太子。太子逃出長安,不久就自殺了。巫蠱之禍延續了好幾年才逐漸平息。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逾越的自然規律。漢武帝憑藉他的文治武功,可稱得上一代偉人,但他終究還是人,不能超越生死關。他藐視自然規律,追求長生不老,得來的只是奸邪興起,政治混亂。由此我們可以得到深刻的教訓:只有順應自然規律的發展,我們才能不被歷史長河的浪濤拋向岸邊。崇尚迷信則害死人,如果這個人當政當國就會害政害國。
上一篇:被誣陷的幻想者
下一篇:解放區文學創作中的誤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