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足即骨折,洋人笑中華
自從鴉片戰爭之后,西洋人漸漸涌入華夏大地,這些歐美人到中國來之后,最感到新奇的事就是男人腦后拖根長辮子和女人腿下的一雙小腳,辛亥革命革掉了發辮,把滿清裝束以及“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圣旨拋到大海中去,但是婦女纏足,卻非可以令行即止。因為頭發剪掉算了,足已被纏得骨骼變型,是終身不能復原的。
據《南村輟耕錄》引《墨莊漫錄》云:“婦人之纏足,起于近世,前世書傳,皆無所自。《南史》齊東昏候為潘妃鑿金為蓮花以貼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然亦不言其弓小也。如古樂府、玉臺新詠,皆六朝詞人纖艷之言,類多體狀養人容色之姝麗,及言妝飾之華、眉目唇口、腰肢手指之類,無一言稱纏足者……惟《道山新聞》云:李后主宮嬪窅娘,纖麗善舞,后主作金蓮,高六尺,飾以寶物,細帶纓絡,蓮中作品色瑞蓮,令窅娘以帛繞腳,令纖小,屈上作新月狀,素襪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態。唐鎬詩曰:蓮中花更好,云里月長新,因窅娘作也。由是,人效之,以為纖弓為妙,以此知扎腳自五代以來方為之。如熙寧、元豐以前人猶為者少。近年則人人相效,以不為者為恥也”。從南唐至清朝滅亡,歷一千年左右,中國婦女不僅身受封建的男尊女卑、三從四德封建倫理的壓迫,肉體上還要受纏足之苦。女孩兒三至五歲時,即用白布包腳,將兩足第二、三、四、五趾,向下卷壓,令足趾骨折斷,壓在足掌,僅留大趾,足背拱起變形,從此兩足生長緩慢,成人之后,兩足以寸量之越小越好,大腳片是沒人娶的,父母為了孩子能出嫁成婚,忍痛制作世代相傳,皆以小腳為美。難怪西方人士入華以后,倍感驚訝。
從解剖學講,纏足之舉無非人為足骨捆扎骨折法,此刑法是極端殘酷的,纏足之腳不便遠行,不利勞作,是養尊處優窮奢極欲的一種變態社會風尚,中國婦女受害千年,直到民國初期農村中仍有纏足風氣,至目前小腳婦女則多為七十余歲老人矣,雖然放開兩腳,但已不可復元了,現代中國婦女再也不會受此骨斷筋折之罪矣!
上一篇:紛紛雜雜續紅樓
下一篇:股票的風雨